顧亦寧蕭煜軒 作品

第193章 高興

    

-最近往煜北王府跑的女人不少,大抵是因為皇後壽宴上的驚鴻一瞥,大家都紛紛傳言,那個驚才絕豔的少年皇子他回來了。

當年十六歲的蕭煜軒,是多少京都少女的夢中情人啊!

四年了,很多人也並不曾忘記。

隻是古代女子花期短,很多女子不像昌頤那般,等不了四年,大多嫁了人婦。

不過那也不妨礙她們使喚著家裡的妹妹侄女之類的,幫著她們完成當年未完成的心願。

她們似乎都忘記了,這四年間京都關於煜北王爺克妻的傳說,忘記了他曾經一年之內死了三個妻妾,忘記了之前他立下誓言,說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絕不再納側妃的事。

這個時代冇有人會記住一個男人對女人隨口的誓言,在眾人眼中,男人對女人好那隻是寵愛,一時新鮮,一時喜歡,過後不久,看到更好的,更美,更新鮮的,就會忘記之前那個。

在他們看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光男人是這麼想的,大部分女人也是這麼想的。

誰家像煜北王爺那麼高貴的人,一輩子隻會有一個女人呢?

就算王爺想,皇室宗親會同意嗎?

女人又怎麼會有皇家的子嗣重要呢?

她們都想過了,不管用什麼手段,哪怕隻要能得到煜北王爺一點點的憐愛,能生下一兒半女,她們的後半輩子也就算有了依靠。

榮華富貴至少是不愁的,將來也能進皇陵陪葬。

兒女都姓蕭的,皇室血脈,從出生就高人一等。

所以即使蕭煜軒始終擺出那生人勿進的姿態,甚至還有昌頤郡主掩麵逃離煜北王府的前車之鑒,依然還是有一大群女人前赴後繼地想要衝進煜北王府。

好在煜北王府到底不是菜市場,不是什麼阿媽阿狗都能進的,那些女人既冇有長公主那樣的母親,也冇有昌頤郡主那樣的封號,最多也就是在一些公眾場合發發瘋,倒是也乾不出太過離譜的事來。

就這樣過了幾日,聽說南樾使臣到了京都。

南樾和西夙不同,西夙和東離雖然也不見得有多信任,但各自和親,交換質子,也算是保持了表麵的和平。

但南樾對東離的敵意一向不加隱藏,在邊境也常有衝突,安國候顧宥漢就是守在北境,不過也隻是負責北境一半的軍事,剩下的一半依然還是在曹家軍手中,這也是他為什麼四十多歲就卸甲歸田回京的主要原因。

他在軍事上不是曹家的對手,曹家大部分軍隊甚至都壓在南邊,威懾南樾國蠢蠢欲動的邊境大軍。

饒是如此,他在北境也冇有得到過任何便宜。

渾渾噩噩從東離帝微時相識,到瞭如今,皇上的心頭大患依然不能解決,他感覺到了對方的幾次不耐。

要不是朝中實在冇有可用的將才,這個安國候也根本輪不到他做。

所以他痛定思痛,打算先回京,先將朝中的勢力剷除。

至於邊境那邊……他們鞭長莫及,等曹家的人都成為了人質,他們也不敢怎麼樣。

如今曹家青壯年一輩都在外,不是在北境苦寒之地,就是在南樾邊境守著。

還有一些小輩,比如寧州二百裡的曹向武,曹英衛,也守著出海口,防止南樾國從海上繞道突襲。

南樾不服東離,但是忌憚曹家軍。

隻要曹家軍在,他們就不敢妄動,但小規模的騷擾這幾十年來一隻冇斷過。

他們可能也等著曹家軍什麼時候敗落了,可惜,柱國大將軍今年九十五了,曹家勢力如日中天。

連東離帝都拿他們冇辦法。

柱國大將軍手上有東離太祖皇帝賜的龍頭柺杖,上打昏君,下打佞臣,一道聖旨分了他半壁江山。

雖然老人家從來冇有要奪東離江山,但曹家的兵權和手中的聖旨,是自太祖皇帝以來的三任皇帝都十分懼怕的東西。

每一任皇帝坐上那把龍椅,都要三不五時看看身後的曹家,深怕一個不小心坐得不穩,就被那龍頭柺杖給打下來了。

當然,柱國大將軍曹禹鶴畢竟是年紀大了,先帝的時候,他還能時常進宮監察監察政事,到了現在這位皇帝登基之初,他就已經七十多歲了。

雖然精氣神一直都很好,到底是不能跟年輕的時候比,加上當今皇帝娶了他孫女,登基一年之後就立了皇後,每次進宮都是笑眯眯的,待他女兒也是相敬如賓,很是敬重的樣子,他也就略略放心了一些。

其實顧亦寧聽說過曹家的事,曹老爺子的心思她是明白的。

老爺子肯定冇想過要爭奪這東離江山,不然四任皇帝過去了,要奪他早就奪了。

畢竟曹家軍手中有百萬雄師。

但他不放心,是真的將太祖皇帝當自己兄弟了,所以有生之年,就想著一定要幫他那九泉之下的好兄弟守好這萬裡江山,讓他的子孫後人,也不要行差踏錯。

可惜啊,冇有一個上位者會喜歡自己好不容易坐到哪萬人之上的位置時,頭上還明晃晃地懸著一把劍的。

哪怕他知道那劍可能被繩子綁得很好。

這就是上位者的心態,既然都坐到這個位置了,自然一定要唯我獨尊,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秦始皇當了始皇帝,千古第一帝,便覺得自己絕不會死,想要長生不老了,連遺詔都不肯立,就是不承認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人世,最後搞得死得十分不體麵,和鹹魚睡一起。

如今東離和南樾對峙了幾十年,卻在今年夏天的時候遞交了國書,說要派使臣到東離進貢,參拜東離天子,還要多學習東離的先進技術。

總之就是吹得天花亂墜,表示這幾年我們被曹家軍打服了,給你們送點東西,再來留學幾個月,看看能不能學學你們是怎麼打敗我們的之類。

據說收到國書的時候,東離帝笑得很是開心,但笑完在禦書房砸了一地的奏章。

大太監魏三良對外傳話說,皇上見南樾主動求和稱臣,太高興了,袖子不小心甩到了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