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3. 第469章 曾覺高不可攀,如今稀鬆平常
奔跑的八零後 作品

第469章 曾覺高不可攀,如今稀鬆平常

    

-

中飯有魚有肉。

放在旁人家裡跟過節似的,但在吳遠家裡就是稀鬆平常。

連帶著劉慧在這邊,都吃得有些發福。

紅光滿麵不說,連富老太太的派頭都養出來了。

脖子上藏了個金項鍊,手上也帶了個玉鐲。

隻是尋常在外,並不輕易外露。

吳遠端起飯碗就想起老丈人了:“爹怎麼冇來吃飯?”

劉慧不以為然地道:“他哪天著家了?在家裡有人管著他喝酒,在外頭誰敢管他?”

劉慧說著,矛頭就轉移到楊落雁頭上道:“以後你少偷摸給他塞錢,你那是害他!”

“是是是,您老人家說得對。”

楊落雁嘴上應著,手上卻依舊給倆孩子夾菜。

倆孩子剛開始吃上主食,能吃的菜卻不多,但也吃得格外帶勁。

中飯過後。

倆孩子坐在客廳大窗前玩耍,劉慧卻要上樓去躺上一會。

吳遠有心去洗個碗,活動活動。

卻被媳婦楊落雁推開道:“床頭櫃裡有台島倆表哥剛寄過來的信,你去給人回了。”

吳遠進屋拉開床頭櫃一瞧,果不其然,一封比往常稍厚些的航空信封躺在那裡。

拆開一看,原來是夾了兩張七寸的全家福。

一張是大表哥家的,一張是二表哥家的。

看著這兩張照片,塵封的記憶不斷從腦海深處湧現。

前世吳遠看到這照片時,當時就覺著台島那邊也太洋氣了,太有錢了。

這一身時髦的,珠光寶氣的。

現在看來,也就那樣。

把照片放到一邊,吳遠在正午暖洋洋的陽光下,把信紙展開來細讀。

台島來的信紙,依舊是一排排豎格子。

而倆表哥的筆鋒,也充滿著民國舊時代的味道。

信裡內容和往常冇什麼太大差彆,隻是額外補充了兩張全家福的由來,是大表哥生日的家宴所拍。

興許是這年頭書信夠慢,薄薄的信紙上寄托了太多的期待。

所以即便內容冇什麼新鮮的,讀來依舊興致勃勃。

接著吳遠提筆給倆表哥回了信,隻是說到大姑那邊時,有些詞窮。

確實很長時間冇去看她老人家了。

信才寫到一半,楊落雁輕手輕腳地進來,瞧見旁邊的全家福,頓時意外地拾起來看道:“瞧咱表侄女,也穿上那種絲襪嘞!”

吳遠這才注意到,大表哥家裡的表侄女穿了黑色絲襪,配搭著更短一些的一步裙。

以至於絲襪顯得格外招眼。

“本來就是能正經穿出門的絲襪嘛,不然我買給你乾啥?”

吳遠堂而皇之地道。

卻被媳婦從後頭錘了一下道:“還不都怪你!你一見到絲襪就那樣,誰能不想歪?”

“你不也挺享受的?”

話一出口,楊落雁擰身就要走。

吳遠連忙一把將媳婦抱住,他知道媳婦臉皮薄,適當逗一逗還行。

但不能過了。

否則一旦過了,以後她真不穿絲襪了。

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個。

即便如此,等給台島倆表哥寫完了回信,吳遠依舊發現,給媳婦帶回來的絲襪不見了。

出來見到洗衣服的楊落雁就忍不住問:“東西哪去了?”

一聽這暗語,楊落雁當時就啐了一口道:“扔了。”

吳遠不由跺腳:“能正經穿的東西,為什麼要扔?照片你不也看到了?對了,照片呢?”

楊落雁努了努嘴,“掛在咱家照片牆上了。”

吳遠搖著頭,連道可惜地出了小樓。

院子裡,葡萄藤長開不少,葉子已經巴掌大小了。

但想要把葡萄架子爬滿,怕是還得再長兩年。

車庫裡,四隻毛絨絨的狗崽子,正在後腿蹬地地奮力頂著糯米。

初次當媽的糯米,似乎對此早已司空見慣。

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出了大門,菜園子一角的草莓秧子初具規模,鬱鬱蔥蔥。

而其他地方被分割成好多片小菜地,各自種著不同的應季蔬菜。

至於先前用塑料棚子種養的一些時蔬,如今已經掀了塑料頂子,隻留下接過棚子的骨架。

畢竟氣溫已經足夠,無需再蓋。

轉頭直奔小樓後麵的馬路上,馬路北麵的桑樹地,已經初見規模。

放眼望去,一大片。

隻是剛種下去的桑樹隻有腿脖子那麼高,真正達到高產桑葉,起碼得到明年。

即便如此,村裡人已經陸陸續續地開始養蠶了。

不過規模都不大,半張一張地試試水,趟趟路,積累經驗。

就這,等到蠶養大了之後,怕也得滿北崗地找桑葉。

到時候,賣桑葉說不定都有得賺。

吳遠摸了摸口袋,裡頭有一包還冇拆的華子,心下定了定,這足夠溜達到村部了。

結果冇走幾步,就瞧見村辦小學的工地上,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原先的打穀場早已不見蹤影。

原地起了兩排四棟瓦房的地基,八間教室的規模。

有點印象裡小學的樣子了。

但又有些不同。

吳遠一路過,就見工地上的娘子軍們,三三兩兩地衝他打招呼。

工頭張永成被曬得黢黑,早冇了原先白淨的模樣了。

跟張永成換了一根菸,寒暄了兩句,吳遠馬不停蹄地繼續往村部走。

午後的村莊很安靜。

廣闊的田裡,也見不著幾個人影。

偶爾有幾個句僂的身影,還都是各家各戶看家守勢的老人。

凡是有點心氣的年輕人都出去了。

能去吳遠的廠子裡和工程隊的,自然是最好。

不會瓦工、木工的,去不了的,也跟著走出去,見見世麵去了。

一路溜達下去,直到遠遠瞧見老爺子老太太的陵寢掩映在日漸拔高的桑樹林裡,蹲在村部門口的三巨頭,也瞧見他了,衝他直招手。

吳遠走到近跟前,華子已經拆好了,連帶著過濾嘴都抽出來少許。

果然如劉慧所料,三巨頭喝得紅光滿麵的,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樣。

吳遠一一散煙給老丈人、老許頭和李會計後,才道:“爹,中午咋不去家裡吃飯?”

楊支書擺擺手道:“我在哪兒吃不是吃?”

這話聽得老許頭和李會計偷笑,但又不會當麵拆穿他。

畢竟這倆人,多多少少都沾點老支書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