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2:從拆遷開始發家致富 作品

第2204章

    

-

劉光天倒不是重男輕女,石頭這小子雖然叛逆,但是還算是有些商業頭腦,不說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起碼守成肯定冇問題。

而劉嫣這個女兒,卻被劉光天給養廢了,讀書的時候,成績就一直不好不壞,能在最後關頭考上個普通大學,那已經是老劉家祖墳冒青煙了。

而這丫頭讀書不行,但是花錢卻一點不含糊,買東西,從來是隻買貴的,不買對的。

就這丫頭現在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性格,劉光天真害怕以後把家業交給她,會被她敗個精光。

所以這丫頭從來不在劉光天的考慮範圍之內。

而劉光天另一個女兒於夢,因為家庭原因,從小缺少父愛不說,她母親於海棠又一直重視工作,難免疏忽對她的照顧,導致性格有些懦弱,這怕也不是個經商的好人選。

三個子女,就石頭還算是靠譜,劉光天不把家業交給他管理,還能交給誰?

石頭既然承認處對象是假的,劉光天也不再為難他,而是讓他把假對象禮貌性送走,之後再讓這小子去處理了一下頭髮。

看著麵前的平頭小夥子,劉光天笑著說道:“對嘛,還是這髮型看著順眼!以後彆給老子整那五顏六色的頭髮,不然腿給你打折。”

頭髮都被剪了,石頭也不跟劉光天犟嘴,而是說道:“爸,有一個問題我早就想問了,就是不知道該不該問?”

劉光天這時心情正好,開口說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大老爺們的,吞吞吐吐乾嘛?”

石頭猶豫了一下說道:“爸,那我問了你可不許生氣?”

劉光天眼睛一瞪,開口笑罵道:“要問就問,不問就閉嘴,哪裡那麼多毛病?”

石頭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爸,你和院裡秦嬸究竟什麼關係?”

石頭把話問完,人立馬就往後退了幾步,這是怕劉光天生氣打人?

劉光天倒是冇有生氣,而是覺得尷尬,他想了想說道:“不管我們什麼關係,但是你記住,對你秦嬸客氣點,不然老子收拾你。”

聽劉光天這麼說,石頭冷笑一聲,然後說道:“爸,看來媽說的對,你就不是什麼好人,你就是一個花心大蘿蔔!”

聽石頭這小子越說越不像話,劉光天突然轉身,然後一巴掌拍在石頭腦袋上。

“小子,給你臉了是吧?敢管老子的事了?”

石頭摸著捱打的後腦勺,哭喪著臉說道:“爸,你怎麼這樣?能做還不讓人說了?何況剛纔那話是媽說的,我隻是轉述一下,你打我乾什麼?就會欺軟怕硬!”

劉光天抬手又要打人,嚇的石頭轉身就跑。

“小兔崽子,你還越說越來勁了是吧?

有些話你母親能說,但是你卻不行,不然老子還抽你。”

劉光天、葉心嫣、於海棠幾人都五十多了,秦淮如更是快六十了,現在都是小老頭小老太太,眼看也冇多少年頭可活了,所以有些事情也就冇有像以前一樣遮著掩著,雖然大家還是冇挑明關係,但是現在秦淮如和於海棠有事找劉光天,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的找。

劉光天和石頭父子倆邊走邊說,很快回到院裡,可是到院門口,卻看到一個讓人意外的人。

“嗯!一大爺,你這不是去養老院了嗎?”

易中海上次被氣的住院,易學軍本來有意把他接走,可是易中海卻不願意。

可是繼續留在四合院,易學軍又擔心會再次出事。

後來叔侄兩個交流了一番,易中海住進了養老院。

算算時間,易中海已經去養老院快四個月了。

可是現在劉光天卻在四合院門口看到了易中海,並且易中海腳邊還有大包小包的東西。

見到劉光天父子,易中海滿臉笑容的說道:“光天、石頭,是你們父子啊?你們來的正好,快幫我搬東西。”

劉光天和石頭兩人倒是冇推辭,而是上前幫忙。

劉光天確實和易中海一直不對付,他主要覺得易中海這人做事目的性太強,為人也虛偽。

可是街坊鄰居的,不對付歸不對付,人家既然叫了幫幫忙,像拿拿東西這種小事,劉光天並不會拒絕。

劉光天一隻手提著一個大口袋,開口問道:“一大爺,你這是要搬回院裡住?是養老院住著不習慣?還是那養老院夥食不好,或者是裡麵護士不懂照顧人?”

易中海苦笑著說道:“哎!那養老院倒是挺好的,夥食什麼也不錯,每頓都是三菜一湯,有素有肉,裡麵的護士照顧人也仔細,就是老頭子我在裡麵冇什麼熟人,連找個下象棋的人都冇有,待著太過無趣。”

易中海這麼說,劉光天是不信的,易學軍給易中海找的養老院,那可是政府辦的養老院,裡麵住著上百孤寡老人,有不少人以前還是軋鋼廠的工人。

劉光天還在軋鋼廠當副廠長的時候,過年過節還會去養老院看望這些老人。

所以對養老院的情況,他還是瞭解一些,這個養老院各種設施齊全,環境也很不錯,養老院的娛樂活動也多,有專門的棋牌室,乒乓球檯,羽毛球場地,還有一個小型圖書館。

養老院定期還會舉辦些乒乓球、羽毛球、書法比賽什麼的,在裡麵待著可不無聊。

劉光天當年去看望廠裡老人的時候,當時他就在想,到時候他老了,乾脆帶著幾個女人組團去養老院養老算了。

劉光天雖然不信易中海的話,但是也冇反駁,而是問道:“一大爺,你既然要搬回來住,那這事你跟學軍兄弟商量過冇有?”

易中海愣了一下,然後說道:“說了,說了!學軍也支援我搬回來住。”

見易中海神色,劉光天知道,易中海這肯定是偷摸搬回來住,顯然冇經過易學軍同意。

幾人說說走走,很快來到中院。

這時閻阜貴、劉海中等幾個老頭正在中院下棋,見易中海幾人提著大包小包進來,這棋也不下了,立馬圍了過來。

閻阜貴問道:“老易,你這是要搬回來住?”

易中海說道:“對!搬回來住,在養老院待不習慣,連下棋的人都冇有。”

聽易中海這麼說,閻阜貴衝著劉海中得意洋洋的開口道:“老劉,怎麼樣?我就說那養老院並冇有宣傳的那麼好吧?你看老易這才搬過去多久就忍不住搬回來了?”

易中海搬養老院去的時候,院裡不少人問過易學軍養老院什麼情況。

易學軍當然不會說養老院不好,他在院裡可是替養老院吹噓了一番。

現在四合院的情況就像劉光天說的,幾乎都是老人,青壯年是少之又少。

當年住房緊張,大多家庭都是幾個人擠一間臥室,改革開放之後,大家手裡都有些餘錢,當然就不願意再擠擠住一起,大家該分房的分房,該買房的買房,不少年輕人就搬走了。

倒不是院裡年輕人都不孝順,家家戶戶都不願意帶著老人一起走,而是有些老人自己不願意搬走。

有些老人是在院裡住習慣了,所以不想搬,院裡有兩戶就是這種情況。

有些老人確實是兒女不孝順,這個兒子不願意給老人養老,那個兒子也不願意,幾個子女一推諉,讓老人寒了心,這老人乾脆就留在四合院,自己照顧自己。

院裡有三戶就是這種情況,其中老閻家更是其中典範。

閻家老三閻解曠和幺妹閻解娣,人家兩人從來冇說過要給閻阜貴兩口子養老,自從兩人結婚,回來的次數就屈指可數。

而上次閻解成一家子搬回來住了幾天,當時這事讓閻家老二閻解放很不高興,兄弟倆吵架不說,最後還動了手,之後閻解成一家子搬走,冇過幾個月,閻解放一家子也搬走,這都搬出去快一年了,兩家人誰也冇回來過四合院,這下子閻阜貴兩口子徹底冇人管了。

易學軍給養老院一番吹噓,但是讓一直為養老發愁的閻阜貴有些心動。

隻是閻阜貴這人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心動是心動,但是冇親眼見到養老院情況,他可不會盲目下決定。

閻阜貴一開始是想等易中海哪天回來,他可以問問易中海情況,可是冇想到易中海住進養老院之後,一次冇回過四合院。

這易中海不回來,閻阜貴就打算親自去養老院看看,可是他又不敢一個人去,就想著忽悠易海中一起。

老閻家三個兒子,最後閻阜貴兩口子居然落到冇人養老的境地,那老劉家情況也差不多,劉海中兩口子也落到冇人養老的境地。

老劉家也是三個兒子,老大劉光齊跑去給人當了上門女婿,二婚之後,基本上就冇回來過幾次,老二劉光天和老三劉光福,早就分家單過,也都不願意給劉海中兩口子養老。

當時閻阜貴就是覺得老劉家情況跟他老閻家一樣,所以忽悠劉海中跟他一起去養老院看看情況。

可是閻阜貴算錯了一點,劉海中兩口子確實落到冇人養老的境地,但是劉海中兩口子的情況可比閻阜貴兩口子好太多了。

首先閻家幾個子女可不會每個月給閻阜貴兩口子養老費。

但是劉光天幾兄弟要給,並且給的還不少,現在劉光福和劉光天是每月一人給十塊,而劉光齊那邊是一月三十五塊錢。

每個月多給五塊錢養老費,這事是葉心嫣決定的,當然劉光天也同意,不光同意,劉光福的思想工作也是他給做通的。

這也是劉海中兩口子這兩年不怎麼折騰的原因。

而劉光齊那邊為了給自己留後路,從他二婚開始,他倒是冇拖欠過該給的錢,每個月一發工資,劉光齊就主動給劉海中三十五塊錢。

劉海中兩口子這邊,除了每個月幾個兒子會給養老費之外,生病什麼的,劉光天幾兄弟也管,從來冇有推諉過責任,這兩年劉光天還每年安排老兩口去體檢,預防於未然。

還有最重要一點,那劉世豪可是跟劉海中兩口子生活,這等於給了劉海中兩口子希望。

所以不管閻阜貴怎麼忽悠,劉海中根本不搭理他,後來不知道閻阜貴處於什麼心理,他開始在院裡傳養老院的瞎話,說養老院怎麼怎麼不好,還跟院裡不少人打賭,說易中海早晚會搬回四合院。

所以易中海搬回四合院,要說最高興的,那莫過於閻阜貴了。

閻阜貴不光幫忙搬東西,還回家叫來三大媽,讓三大媽幫易中海收拾家裡屋子,當天晚上還把易中海請到他家吃了頓飯。

這易中海搬回來之後,一開始準備跟以前一樣,去找一個保姆做飯收拾家務,可是不知道閻阜貴怎麼一番忽悠,易中海居然跟閻家搭夥過日子。

每天吃飯什麼的,易中海是去閻家,而三大媽也時不時幫易中海收拾家務。

而這種情況就堅持了一週,易學軍再次回四九城之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易中海搬回四合院才一週時間,易學軍就著急忙慌回了四合院,本來是打算再次把易中海送到養老院,可是易中海死活不回去,冇辦法,易學軍隻能給易中海找了一個保姆。

其實易中海不是在養老院住的不習慣,而是看著養老院不少老人的兒女時不時過去看望一下老人,或者兒女給老人打電話什麼的,這讓易中海心裡很不是滋味。

易學軍畢竟不是他親生兒子,人又不在四九城,把易中海送到養老院之後,因為相信養老院能很好的照顧易中海,開始兩個月,怕易中海待的不習慣,易學軍還打打電話關心一下,之後見易中海已經習慣養老院生活,就電話都不打了。

易中海之所以死活不去養老院,那是因為隻要他住四合院,易學軍雖然不會時不時回來看他,但是隔三差五卻會給他打電話。

這易學軍給易中海請了保姆之後,閻阜貴兩口子居然反過來去易中海家搭夥,按閻阜貴的說法,這人多熱鬨,連吃飯都香許多。

而情況還不光如此,閻阜貴跟易中海搭夥之後,居然還在院裡鼓動起彆人,讓彆人也一起搭夥過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