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2:從拆遷開始發家致富 作品

第927章

    

-

廖晴嵐的笄禮雖然已經結束,但該回的禮數一點也不能少。

朱尚儀那邊,程雲湘當日已經給了賞銀,並當麵表示感謝。

陛下那邊,自然是由廖震東進宮謝恩。

至於武安大長公主,她那日隻邀請廖晴嵐可以去公主府坐坐。

廖晴嵐從庫房裡選了個玉雕擺件,親自登門致謝。

大長公主的府邸緊鄰著皇城。

因為主人多年深居簡出,使得這座公主府顯得尤為肅穆冷清。

府邸圍牆高聳,大門緊閉,透出不容侵犯的威嚴。

廖晴嵐叩響大門,很快,門內傳來一陣腳步聲。

一位年紀很大的仆從佝僂著背,打開了大門。

「老伯你好,我是相府的廖晴嵐,特來拜訪武安大長公主。」廖晴嵐客客氣氣地說道。

那仆人應該是早已得到交代,聞言點了點頭,便引著廖晴嵐向府內走去。

大長公主的宅子冇有過多浮誇奢華的裝飾,佈置簡潔雅緻。

穿過幽深的庭院,就到了大長公主的書房。

大長公主正在書案前作畫。

她雖然已經年過六十,執筆的手十分穩健,筆鋒有力,揮灑自如。

「見過大長公主。」廖晴嵐上前行禮。

武安大長公主放下手中的筆,招呼廖晴嵐坐下。

「昨日便同你說,喚我姑奶奶就好。」

「見過姑奶奶,晴嵐今日特來謝恩,姑奶奶為我主持笄禮,承蒙陛下和您的抬愛,晴嵐感激不儘。」廖晴嵐說道。

「你既已喚我姑奶奶,那便是自家人,無需多禮。」

大長公主將剛纔所作的畫收拾好,走到主位坐下,隨後問道:「那你有冇有想過,我與陛下為什麼會如此厚愛你?」

廖晴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因為秦王殿下。」

「不錯,那你可知,陛下為何對秦王如此看重?」

廖晴嵐斟酌一番,才謹慎地開口:「晴嵐鬥膽猜測,秦王殿下的本名,或許叫李璉。」

大長公主露出讚許的目光,說道:「是個聰明孩子,你是怎麼猜到的?」

果真如此。

「殿下與早逝的皇長子年歲相當,陛下對秦王殿下的愛護之心,太過明顯,所以晴嵐纔會如此猜想。」

「陛下確實從未想過要隱瞞秦王的身份,雖然冇有明說,但朝堂和宮裡的老人們都能猜到。冇想到你年紀雖小,悟性倒是挺高。」

兩輩子的經歷才得出的結論,廖晴嵐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晴嵐還有一點不明白,陛下既然已經尋回秦王殿下,為何不讓他認祖歸宗呢?」

「這是秦王自己的意思。」

「為什麼?」廖晴嵐忍不住追問。

「都是宮裡的陳年往事,不提也罷。他若願意說,等他回來,你自己問他吧。」

「是。」

「秦王以前受過不少苦,與陛下之間也還有心結,你是他親自選中的王妃,希望你以後能好好扶持他,也緩和一下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

「晴嵐謹記姑奶奶教誨。」

「好了,我也有些累了,你先回去吧。」

「姑奶奶好好休息,等秦王回來,我和他一起再來看您。」

廖晴嵐恍恍惚惚地離開了公主府。

本來隻是打算找機會探探口風,冇想到長公主讓她來府上,就是專門為了告訴她這些事情。

廖巍如今供職翰林院修撰,她特意托兄長將皇室玉牒帶回家中仔細研究過。

李璉的生母是東宮的宮女。

在大胤的禮製中,長幼尊卑的秩序極為嚴謹。

即便是尋常人家的公子,在正妻誕下子嗣之前,通房的侍妾都不會被允許有孕。

更何況是一舉一動都受到禦史嚴密監視的太子。

然而,這位宮女能在太子大婚前就誕下長子,必定是深得聖心,纔能有此待遇。

那頂九龍九鳳冠,應該是陛下為她打造的。

隻不過斯人已逝,這才便宜了她這個兒媳婦。

*

顧明昭的身份特殊,很可能涉及到皇權之爭。

為了儘量不惹麻煩,廖晴嵐在京中行事頗為低調。

不過她越低調,越像怕了流言一般。

不少人對秦王抗旨拒婚之事深信不疑,都等著看廖晴嵐的笑話。

兩人之間時常傳些書信。

但她知道顧明昭在外諸事繁雜,所以信件中冇有告訴他這些。

時如逝水,轉眼兩個多月就過去了。

已經臨近年關,廖晴嵐收到顧明昭寄來的信件。

「小姐,秦王殿下有說什麼時候回來嗎?」

錦繡看到廖晴嵐看著信出神,便問道。

「他說雖然水患已經解決,但河堤還需要加固,他要等河堤修好後才能回來,估計要到年後了。」廖晴嵐說道。

一聽這話,錦繡忍不住抱怨道:「明明是去治理水患,現在又變成修河堤,都是因為這樣一拖再拖不回來,那些謠言纔會越傳越盛。」

「不得妄言。」廖晴嵐麵色一凝,說道,「冬日的水位會自然退卻,水患隻是暫時平息,如果今年不及時加固河堤,明年河水上漲,又該如何應對?他現在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錦繡吐了吐舌頭:「奴婢愚鈍,不懂這些國家大事,隻知道小姐如今是越發護著秦王殿下了。」

廖晴嵐冇有否認,隻是淡淡說道:「他是我父親的門生,更是朝中難得的身居高位還不忘為民解憂的人,你可不能再輕言他的不是。」

「小姐教訓的是,他既是咱家的姑爺,又是小姐您心尖尖上的人,奴婢自然不會再多嘴了。」錦繡嬉皮笑臉道。

這段時日以來,父親對顧明昭也讚不絕口。

直誇他辦事穩妥,有治世之才。

廖晴嵐聽得多了,也為他高興。

她把信又看了一遍,仔細收在匣子裡,然後走到書案前準備給顧明昭回信。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未及通報便闖入她的房間。

她抬頭一看,隻見父親廖震東滿臉焦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按照慣例,這個時辰父親應該還在宮中議事。

「父親,您怎麼回來了?」

廖震東麵色凝重,說道:「出事了,秦王在巡察河道的時候不慎落水,至今下落不明。」

聽到這個訊息,廖晴嵐手中的毛筆應聲掉落在地上,濺起一片墨花。

如果你覺得本書寫的好看,請分享給你的LINE好友,感謝支援本書籍,網址𝗌𝗍𝗈.𝖼𝗈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