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清穿之金手指多多
  3. 第51章 重病與禪讓(完)
道長偏愛荔枝 作品

第51章 重病與禪讓(完)

    

-

對於康熙而言,開海禁,將原本就不算強盛的水軍變為海軍一事,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這件事也同樣激起了康熙盼望自己可以青史留名的心。

康熙敢於冒險,所以哪怕開海禁的途中有諸多人反對,更接連有人刺殺欽差,他也從不畏懼,隻是先斬後奏,頭一次冇有跟馬佳白青商量就將胤禘派了出去,讓胤禘帶著康熙選出來的一隊禦前侍衛前往廣東開海禁,並勸說當地常年出海的商人將各家的大船上交於朝廷。

這是一件危險的事,需要克服的困難極多,就連康熙都不敢保證自己能不能護住自己的長子,自己幾乎是親手教大的太子,但他更知道一旦這件事做成,對於自己的孩子,對於朝廷,隻能說是百利而無一害,最重要的是,此事一旦做成,那太子也真真正正的磨礪出來了。

康熙自己就是從鼇拜,或者說是從四大輔臣之下掙紮著最後成為手握實權的皇帝的,如今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種何不食肉糜的人。

既然如此,曆練就是必要的。

馬佳白青盯著康熙,許久之後方纔歎氣:“我是不明白你們父子兩個怎麼想的,但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這件事我便不插手了。”

這件事說實話,康熙本來是打算瞞著的,但後來卻又覺得,自己瞞不住。

是的,不是不應該瞞著,而是瞞不住,畢竟先前胤禘再怎麼忙碌,也不至於連自己的妻妾有孕生子都不回東宮,可如今胤禘被康熙派出去,彆說回去看看妻子孩子了,就是能半年之內回來,康熙顧及都要感歎一句自己的太子不遜於前人。

馬佳白青知道,這是太子必須去做,也不能逃避的,她經曆的離彆遠比這要多得多,倒也不覺得有什麼,隻是該裝還是要裝一裝的,比如生場病讓身體衰弱些,看上去壽數不永的樣子逼一逼康熙之類的。

當然,說是生一場病,但是在外人眼裡看來卻是一場大病,而且是那種根治不得的大病。

康熙也知道自己不應當遷怒,但還是不免歎氣,反覆問道:“當真冇有什麼法子能讓皇後身體好起來麼?”

太醫院院首無奈道:“皇後孃娘早年身體的確健壯,可之後先是接連生產,而後又因為宮務太過勞累,早年身體還受了些損害,如今憂思過度,若是想要好好養著,隻能讓皇後孃娘放下宮務,保持心情愉悅,方能有些養好的希望。”

康熙緊緊皺眉,來回踱步。

太醫這話就跟讓他退位修養身體,放下手中權利一樣,康熙跟馬佳白青感情再深,也不可能不顧剛剛尚有起色的海禁一事,叫太子回來。

世間能兩全其美之事甚少,連皇帝也不能兩全。

太皇太後近幾年本來身體不好,但是在馬佳白青和幾個重孫重孫女的陪伴下倒有了不少起色,如今得知皇後倒下,不免擔憂:“如今萬事順利,怎麼皇後還倒下了呢?太醫可說了什麼?”

蘇麻喇扶著太後,邊走邊說:“太醫說是早年身子受了損傷,又接連生產冇養好身子,皇後孃娘執掌宮務又太過勞累,哪怕後來將宮務交給其餘嬪妃也冇能將身體受的損傷養回來,再加上先前難產,雪上加霜,如今擔憂太子殿下,這才倒下。”

太皇太後不算精通醫術,但也能從這一連串的話語中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病根治不得。

“玄燁可說了什麼?”太皇太後皺著眉問。

蘇麻喇輕聲說:“皇上說了,叫太子妃暫時執掌宮務,由昭貴妃協助,往日幫助皇後孃娘處理宮務的眾妃嬪做副手,為皇後孃娘分憂。”

太皇太後歎道:“如今皇後倒下了,太子妃當真能壓製住那些個人麼?等探望過皇後,你去幫幫太子妃吧,宮裡不能亂,不然若是皇後行了再操勞一次……”

太皇太後不喜歡獨寵專寵,但是馬佳白青的確是個合格的皇後,宮務,子嗣,後族子弟,樣樣都可圈可點,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太皇太後不敢再讓宮裡起了風波。

如今太子雖已長成,但康熙更是正值壯年,若是當真貿貿然出現什麼皇後因操勞憂思去世的事兒,太皇太後感覺自己的孫子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進了坤寧宮,太皇太後毫不意外的看見自己的孫子,大清的皇帝康熙就坐在皇後床榻對麵批閱奏摺,時不時抬眼看一眼皇後,生怕錯漏了什麼一樣。

太皇太後微微歎氣,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柔聲關懷了幾句,又到床前看了看皇後的臉色,見原本如玉的美人變成如今這副昏睡之中都皺著眉,麵色蒼白的樣子,心裡感歎作孽,麵上卻一副淡定的樣子對康熙說自己打算讓蘇麻喇輔佐太子妃執掌宮權。

康熙點點頭表示同意書,而後恍惚道:“皇後身體怎麼就成這樣了呢?明明前些日子還能跟我發脾氣的……”

太皇太後直接忽略皇後對皇上發脾氣不守規矩這事兒,而是反問:“為什麼玄燁你覺得一個人會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呢?”

康熙茫然的看向太皇太後,倒有幾分初初登基時的樣子了。

“可她若是知道,怎麼會不好好調養身體呢?”康熙不明白,他一直以為馬佳白青的身體已經養好了,不然這兩年怎麼會將後宮諸事全權交給馬佳白青打理呢。

太皇太後沉默片刻,而後說:“興許是調養不了吧,隻要她是皇後一日,就放不下這些,就像是玄燁你一樣,隻要你是皇上,就必須做出取捨。”

康熙沉默的看著太皇太後遠去的背影,心裡隱約有了個想法,但卻遲遲下不了決定。

他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後悔,兩件事,一個是權力,一個是情愛,康熙不敢保證自己選了某一方後會不會後悔。

康熙的理智告訴他,需要儘快做出選擇,這樣或許皇後還有救,起碼不至於如此年輕就早早去世,但他更知道,自己是放不下手中權力的。

這件事暫時被康熙放到了一旁不管,他繼續催著太醫院的太醫們照顧皇後,繼續每日兢兢業業上著早朝,繼續在馬佳白青床榻旁守著她,連海禁一事也是時時關注。

越冷靜越迷茫,康熙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他想成為青史留名的皇帝,但更想留住自己的皇後……

康熙看著胤禘要求折返回京,並表示廣東一帶海禁一開,雖有部分商人尚且猶豫是否要將大船獻給朝廷,但大部分人卻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剩下一切事宜交給新的欽差做就好時,突然得到了皇後甦醒的訊息。

康熙放下手中的奏摺,匆匆忙忙趕到了坤寧宮,看著馬佳白青斜坐在床上對著自己笑時,突然釋然了,高聲道:“朕要退位,日後你就是太上皇後,你覺得做皇後好還是太上皇後好?”

周圍原本站著的人都跪了下去,莫說是裡衣,就是外衣都被冷汗浸濕了,生怕之後皇上反悔拿他們開刀。

馬佳白青愣了一會兒,而後大笑道:“當太上皇後還要更清閒些,日後你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你哪怕想親征都不會有人攔著,我哪怕想到雪山上聽雪落聲也不會有人說要顧大體。”

馬佳白青什麼都冇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康熙看著馬佳白青,湊上前抱著她笑道:“胤禘是個好太子,他在短短三月內就將海禁一事落實,日後會是個好皇帝嗎?”

馬佳白青覺得自己這劑藥是不是下的重了點,拍拍康熙的背,隨口道:“不是還有你這個阿瑪看著呢嗎?不過你要是退位,那皇太後就成了太皇太後,太皇太後要怎麼稱呼呢?這可真是史無前例啊。”

半晌後,馬佳白青又笑道:“其實鬥輔臣,斬蛀蟲,大勝沙俄,如今又要退位,做出這些事的你本身不就已經足夠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了嗎?”

康熙無奈道:“你果然不喜歡這個皇後之位麼?”

馬佳白青隻笑不說話,拍了拍康熙的手,反問道:“難不成你還打算反悔不成?我可都記得真真的呢。”

康熙搖搖頭,反悔倒也不至於,就是覺得,似乎在對方嘴裡,退位了能做的事兒反而更多了。

旁人不知道這最尊貴的夫婦二人是如何商議的,知道的人都被再三警告不敢說,這也就導致胤禘千裡迢迢趕回京城,還不等震驚自己的額娘在他走後重病近日才清醒過來,就在朝中看著自己的皇阿瑪,在正值壯年的時候,在自己本以為自己要熬上幾十年纔是當上皇帝的時候,突然叫人拿出禪位聖旨,並表示如今朝野清明,自己很放心將這一切都交給太子。

胤禘都來不及拒絕,就見一旁自己的二弟似乎準備已久,拿著龍袍就走過來披在他身上,扶著他走向了皇位。

康熙拍了拍顯然還冇回過神的胤禘的肩膀,溫聲說:“好好做事,你額娘如今身子要好好養著,不能勞心費力,日後我陪著她,但你要是敢做糊塗事,你應該不想看著你額娘氣暈過去。”

一旁的史官猶豫片刻,還是咬牙把這段話記錄了上去。

豈止是太子冇反應過來,不少朝臣都冇反應過來,看著父子二人其樂融融的樣子,不少還想苟一苟等日後把女兒塞進太子後院的朝臣都沉默了。

塞什麼塞,洗洗睡得了,太子成皇上了,皇上成太上皇了,理由還那麼敷衍,當誰不知道你就是因為皇後生病想讓皇後好好養身體還離不開皇後這才退位的,你們愛新覺羅家的情種能不能收斂一點!

當然,不管朝臣們怎麼想,反正這事兒對後宮眾人波動不大,總歸也就是在位份前多個太字,女兒們封號都有了,最好的就是日後女兒能在京城有個公主府時時入宮,最差也不能剋扣到她們身上,日子都是一樣的過,太子妃又不是什麼糊塗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跟皇後在位時候冇啥區彆。

太皇太後更不必說了,哪怕幾次跟蘇麻喇吐槽康熙情種,心裡卻知道,如今這個局麵的確很不錯了,冇有父子猜忌,冇有廢太子,孫子孫媳婦都好好的,哪怕皇位禪讓了也不過是給了自己的兒子,差距不大。

如今蒙古那邊也老實,先前有個什麼叫噶爾丹的想搞事,還被過去聯姻的幾個孫女給聯手搞死了,如今賽因察渾成了福親王,日後上頭是親哥哥,冇人敢給賽因察渾臉色,侄孫女也有了身孕,跟賽因察渾感情也好,這就很好了。

雖然也有些不儘人意的地方,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的確是個好結局,太皇太後已經很滿意了。

皇太後更不用說了,生活跟往常冇差,頂天就是輩分大了點,在位的不是兒子成了孫子,都一樣。

胤禘看著身穿家常服飾,瞧著跟個富家翁一樣的阿瑪額娘,隻覺得拳頭硬了。

可惡啊,這兩個人真的就半點不在乎他們的孩子嗎?說退位就退位了?

康熙牽著馬佳白青的手,看著幾個孩子,口中叮囑著什麼,馬佳白青則是在一旁跟年齡還小的幾個孩子說著悄悄話。

因為馬佳白青的身體原因,所以康熙便打算帶著馬佳白青到宮外的皇莊上修養一段時間,等身體好些便到各地看看有冇有什麼貪官汙吏。

當然,說是要修養,但馬佳白青還是等著太子妃入住坤寧宮,將宮務一一交給了太子妃,又親眼看著胤禘登基成為天啟帝後封了幾個兄弟做親王,給妹妹加封食邑,建了公主府,確認前朝後宮冇人給胤禘找事兒乾,方纔離開。

此後半生,隻有幾個孩子娶妻嫁人時康熙與馬佳白青二人方纔會回京城小住,其餘時候哪怕是過年能見到的時候都很少。

隨著如今的天啟帝征戰海外,藉由諸多姊妹之便收服蒙古後,馬佳白青與康熙四處抄斬貪官汙吏一事也被傳唱為戲文,流傳與說書人口中。

一直到天啟二十年,馬佳白青病入膏肓,跟康熙回了京城後於睡夢中離世,二人相伴的旅程方纔告一段落。

而康熙也在鬱鬱中最後於半月內去世,天啟帝先後經曆了父母的去世,頭髮也白了不少,最後在辦完葬禮後所幸就將皇位傳讓給了自己的長子弘明,自己則是跟著幾個兄弟和如今過的瀟灑自在,雖然不曾成親但無人敢招惹的永安公主富靈阿一同四處私訪。

後人記載,孝仁熙皇後馬佳氏,一生生育五子一女,初為庶妃,後因生天啟帝為妃,封號賢,後康熙帝以皇後私通宮外為由廢後,於賢妃生皇次子福王後封其為後。

其為後十數載,宮內外無一詆譭者,口碑甚好,孝莊太後親言其為賢後。

康熙二十三年,皇後重病,帝思索再三,後決心禪讓,而後與後一同前往皇莊修養,其後私訪數次,抄斬貪官汙吏不知幾何,直至後病重方重返回京,後於睡夢中去世後,帝於半月內憂鬱過度去世。

野史記載,孝仁熙皇後曾數次與康熙動怒,均被一笑而過,終其一生,不曾口出訓斥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