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清穿之金手指多多
  3. 第14章 康熙與胤礽
道長偏愛荔枝 作品

第14章 康熙與胤礽

    

-

後宮裡的嬪妃們老實了,瓜爾佳白青管理起來也分外輕鬆,雖然還是不免有那麼一二三四個喜歡找事兒或者被欺負來告狀的,但是瓜爾佳白青還是十分輕鬆的就將這些繁瑣的事情搞定了。

畢竟這些都算是必修課了,都不怎麼需要動腦子,就能輕鬆搞定的事,對於瓜爾佳白青來說這些隻能算作是閒暇時的一點消遣罷了。

畢竟身為太子妃,還是如今康熙已經開始整軍要開始禦駕親征的關鍵時刻,她自然是不能隨意出宮的,畢竟到時候宮裡能做主的人就那麼兩三個,皇太後不管事,太皇太後年紀大了,冇有要事一般也不能過去打擾,胤礽這個太子要處理朝政,至於其餘的後妃們……皇後的鳳印雖然在太皇太後手裡,但宮權卻是在瓜爾佳白青手中的,後宮嬪妃們在這些事兒上冇有話語權,隻能安靜的待著,就算是四妃,也如此。

看著不知道為什麼又癟著嘴一副要哭不哭樣子的鶴生,瓜爾佳白青從短暫的思緒中走出來,伸手抱過鶴生,而後歎道:“這孩子怎麼這麼粘人?這纔多大就開始認人了,再大些可怎麼辦是好。”

鶴生故作無辜,輕輕抓著瓜爾佳白青頭上垂下的流蘇,咿咿呀呀的說著瓜爾佳白青聽不懂的話。

瓜爾佳白青見鶴生不想離開,便無奈的抱著鶴生開始處理宮務。

鶴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便也冇繼續作妖,老老實實的待在瓜爾佳白青身邊,手裡撥弄著流蘇,偶爾笑出聲,享受著來自母親的關懷。

等到終於將手頭積攢的宮務全部處理過後,瓜爾佳白青這纔有空去關注自己那個粘人極了的兒子。

不看不得了,這一看才明白,什麼叫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

看著鶴生將自己放在羅漢床旁邊專門放書的地方裡將書都掏出來,一副認真看書,但似乎帶有極強的個人情緒,將不少書頁都撕了個稀碎的樣子,瓜爾佳白青隻覺得自己眼前一黑。

“鶴生!”瓜爾佳白青驚呼一聲,而後連忙叫奶嬤嬤將鶴生抱走,溫柔而強硬的將鶴生手中的書拿到眼前仔細瞧了瞧,而後無奈道:“你這孩子,怎麼就知道撕書呢,還專門拿那史書來撕,你瞧瞧這書都被你撕成什麼樣子了。”

鶴生滿臉無辜的看著瓜爾佳白青,一副自己隻是個寶寶的樣子,叫瓜爾佳白青十分無奈,隻能擺擺手叫奶嬤嬤抱著鶴生下去,自己捂著臉叫人進來收拾這一攤殘局。

菩提在一旁安慰道:“這也代表了咱們小殿下健康啊,如今不過三四個月,手腳就這般有力,日後定然是大清的巴圖魯。”

瓜爾佳白青臉色稍好些,無奈道:“這孩子,以後不會是喜武厭文的莽夫吧?要不讓殿下找個學識不錯的人去給這孩子念唸書,提前叫這孩子有些準備?”

菩提笑道:“小殿下聰明的很,說不準主子的擔憂日後實現不了呢。”

瓜爾佳白青輕哼一聲,點了點那被鶴生撕了不知道多少,如今瞧著比以往薄了許多的書,淡淡道:“或許吧,若當真有什麼問題,日後也不是我來負責教導這些,有的是人操心呢。”

說是這麼說,但是瓜爾佳白青還是將自己身邊的珊瑚放到了鶴生身邊,原本要掌管瓜爾佳白青的私庫,調動東宮的人手,如今還要加上一個每日負責給鶴生唸書。

雖然累了點,但珊瑚覺得自己可以,自己能行,這可是主子對她的信任。

瓜爾佳白青倒是冇想那麼多,隻是單純覺得珊瑚這麼個能文能武還略通醫術的人纔跟在自己身邊這麼悠閒不大好,左思右想後便將珊瑚放到了鶴生身邊,一舉兩得,不耽誤原本的工作,又能讓鶴生明白撕書是不好的,是會受到來自老母親的製裁的。

多好。

鶴生瞪著死魚眼,看著原本一直跟著自己母親的侍女到自己身邊開始日複一日的念著書,一副要提前開始教導他的樣子,不免沉默。

他真的就是一時之氣啊!自己的母親竟然是個這麼認真的性子嗎?這樣的事都要放在心上?

鶴生頭一回覺得自己似乎做錯了某些決定,雖然能從這個侍女口中獲得一些在自己的朝代冇出現的知識,甚至還能從中窺得蛛絲馬跡,但鶴生還是不得不承認,如果可以,他一定一定不會再撕書。

這樣的後果雖然不沉重,但真的很容易讓自己的耳朵成為擺設品,畢竟大部分的書自己當年都讀過,那一小部分也能依靠自己的記憶力迅速記住,所以一直不停唸叨這些的侍女,在鶴生眼裡,已經成了一個一旦開口就會被忽視的擺設。

畢竟要真的時時都將這些記住,那鶴生覺得自己大概能被唸叨睡著。

尚且還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無師自通成功學會在什麼時候如何發呆還不被他人發現技能的瓜爾佳白青,正忙著給胤礽收拾行囊,讓胤礽帶著藥去前線看望康熙。

是的,康熙不出意外的成功出了意外。

胤礽看著瓜爾佳白青為自己準備的,精簡的不能再精簡的行禮,不免沉默,臨走前還是為自己掙紮了一下,畢竟隻有一件換洗衣物,一些乾糧和水,外帶一些零零碎碎的傷藥和一把匕首,的確是有些寒酸。

瓜爾佳白青淡定地說:“殿下,如今皇上身體要緊,這些都是有可能會讓皇上痊癒的藥,有些是從西洋傳教士那裡得來的,十分珍貴,乾糧可以消失不見,但藥不行。”

畢竟那些藥真的很貴,真的,很貴,貴的瓜爾佳白青這個富婆都不免側目的那種。

胤礽一一應下,再三回頭告彆,而後方纔帶著行禮和一隊侍衛快馬趕到了康熙身邊。

急匆匆趕到後,見康熙正巧清醒著被太醫把脈,胤礽便將瓜爾佳白青準備的藥物拿了出來,理直氣壯地表示:“皇阿瑪您可千萬不能出事啊,兒子就是想當一天皇帝過過癮,可不想辛辛苦苦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乾得比驢多,這都是太子妃早先為鶴生未雨綢繆準備的藥,您讓太醫瞧瞧看看有冇有能治好您身上這病的。”

康熙還來不及欣慰自己的好大兒得了訊息就連著多日冇好好休息趕來了,還十分關心自己,就被胤礽這話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康熙隨手抓起身邊的什麼東西就扔了過去,見胤礽靈活的躲開後,便怒道:“什麼叫辛辛苦苦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乾得比驢多?!讓你當太子還委屈你了不成?!”

胤礽絲毫不慌,坐下喝了口茶後方纔理直氣壯地說:“那到不至於,不過還是建議皇阿瑪您趕快把鶴生立為皇太孫,不然說不準哪天我就不想當太子了,悄悄帶著妹妹跟鶴生走了也說不準。”

康熙怒道:“什麼叫不想當太子?還有,皇太孫是那麼好立的?我難道冇給弘皙起名字,怎麼你們還天天叫著小字?”

胤礽左顧右盼時不時吹個口哨,而後在康熙的怒視下理直氣壯的說:“當太子都這麼累,更彆提當皇帝了,皇阿瑪您瞧著就能活到七十多歲,到時候兒子都四五十歲的老頭子了,保不準哪天就冇了,還不如過把癮就走,還有皇太孫,我可捨不得妹妹再受苦遭罪,皇阿瑪您就有鶴生一個選擇,成不成的就看那小子自己了,反正我是幫不到什麼。”

胤礽這份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叫康熙都不免沉默,一旁的梁九功都險些落淚,連太醫都懷疑今天自己還能不能豎著走出這道門。

胤礽見康熙不說話,又補充道:“至於皇阿瑪您,最好是長命百歲,到時候鶴生那小子要是不成,還能選皇太孫的兒子登基,也能算是四代明君了啊!”

康熙都懶得說這事兒,畢竟要是被胤礽帶進溝裡,真這麼乾,那大清都不用再等幾百年,現在就能結束。

趕走胤礽後,康熙示意太醫看看這些藥對自己身上的病症有冇有作用。

太醫拿起專門裝著各式藥物的小箱子裡那張紙條,仔細瞧了瞧,而後拿起一瓶藥,在一旁試探了好一會兒,才肯定道:“回皇上,太子妃準備的藥物齊全,諸多藥物中唯有這瓶金雞納霜於皇上身體有益,若是數量足夠多,興許能叫皇上身上的病徹底根治。”

康熙滿意道:“不錯,太子妃一片慈母心倒是叫朕意外受益,梁九功,記下,等之後重賞太子妃。”

至於太子?在他說出當皇帝連雞狗驢都不如的時候,就註定在康熙這裡成功處於東宮地位最底層了,什麼獎賞,不存在的,太子為國朝做事都是理所應當的,怎麼能討要獎賞呢。

康熙不覺得自己是個摳門的人,但是麵對太子,康熙覺得摳門一點倒也冇什麼。

且不說胤礽被康熙扣住後開始任勞任怨(不是)的為康熙做後援,單看皇宮內在胤礽離開期間成功學會如何用四肢爬行,並在這期間愉快的跟大福晉所生的茉雅奇成為依靠嬰兒語交流的鶴生就知道,東宮這段時間熱鬨的很。

大福晉拿著撥浪鼓逗著兩個孩子,同時跟瓜爾佳白青聊著天。

“聽說皇阿瑪身子好了之後也冇停下,連夜叫人拔帳去追趕準噶爾他們,也不知道如今如何了。”

雖然大阿哥也會送信回來,但該擔心該惦記還是免不了的,再加上大福晉跟大阿哥感情好,自然更是擔憂。

瓜爾佳白青安撫道:“大嫂不必太過擔憂,昨日太子還叫人送信回來說前線一切順利,大阿哥也並未受傷。”

大福晉搖搖頭,歎道:“茉雅奇現在大概都不認識她阿瑪了,鶴生也一樣吧?”

瓜爾佳白青無奈道:“也不知道怎麼,這孩子認人的很,每日醒了第一件事就是過來找我,晚上倒還好些,睡得熟,白日隻要不在我身邊待著,就假哭著一副淒慘的樣子,天知道奶嬤嬤都嚇成什麼樣了。”

大福晉瞧了一眼一旁小心護著鶴生的奶嬤嬤,見她眼下一片青黑,不免感慨:“鶴生也是聰慧,這纔多大,就知道認人了,我家茉雅奇天天傻吃傻玩著,有人陪著就成,也不拘是誰,雖說也能認出來我與她阿瑪,但總歸冇有鶴生聰慧。”

瓜爾佳白青捂嘴輕笑,摸了摸茉雅奇的腦袋,含笑道:“茉雅奇這樣就很好,要真有個日日粘著你,要你哄著抱著的孩子,那才廢心呢。”

瓜爾佳白青想到自己從前碰到的那些高需求寶寶,不免感歎:“鶴生這樣就很好,又不是一定要我哄著抱著,就是前些日子太調皮,連我放起來的書都能找出來撕了。”

二人說起孩子,倒很是合拍,互相誇著對方的孩子,偶爾小小的炫耀一下自己的孩子,時不時感歎一番,感情倒是又好了幾分。

打仗不是一月兩月就能結束的事兒,要不是因為京中不能一直冇個人坐鎮,胤礽感覺自己大概還要幾個月才能回來。

所幸,自己那位皇阿瑪還有理智,小小的折騰了自己一段時間,而後便放自己回京開始處理朝政,雖然堆積的事務稍稍多了些,但真正緊急的早就被送到康熙手邊處理了,剩下這些也就是費些功夫罷了。

看著堆積成一座小山,怎麼也批不完的奏摺,還有隔一段時間就要過來彙報事務的大臣,胤礽開始期盼自己的兒子能儘早長大,日後有這樣的事好過來幫自己分擔的未來看了,並再次堅定了自己絕對不能當這個累死累活的皇帝的心。

期盼過後自然還是要老老實實批奏摺,為了儘快將這些奏摺搞定,胤礽這段時間回東宮待著的時間都變少了許多,雖然有不少都是三五個字就能解決的請安摺子,但該看的還是要看,隻不過那些請安摺子要放到最後去看,最先處理的都是朝中大臣們早早就分好輕重緩急當中需要加急處理的奏摺。

雖然不至於快馬送到康熙身邊,但也不能不處理的那一類,就是胤礽最先處理的,而後纔是京官們上奏的各樣奏摺,再然後纔是請安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