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清穿之金手指多多
  3. 第61章 新帝登基
道長偏愛荔枝 作品

第61章 新帝登基

    

-

因為康熙如今不在皇宮,常住暢春園,所以胤禛自然也緊跟著康熙住進了暢春園隔壁的圓明園。

同樣,因為康熙的移動,朝廷政權也從乾清宮轉移到了暢春園,大臣們自然也要跟著移動,畢竟他們不可能讓皇上遷就自己,自然隻能辛苦一些每天多跑幾次。

同年,康熙下令在小湯山建湯山行宮,引溫泉水進浴池,一時間小湯山附近價格瘋漲,讓許多原本隻是隨手買來放到那裡的人賺了一大筆錢。

包括某位因為孩子太多不得不提前投資小湯山的宋某。

宋白青數了數自己小金庫裡的銀票,而後歎道:“嘎魯玳跟弘曖弘晏弘旭幾個都成親了,還剩弘曉弘易弘曇跟嘎魯玳,最少都要四十萬啊。”

胤禛繫著衣裳的釦子,聽了宋白青的話,便問:“可是銀錢不湊手了?我讓蘇培盛送過來些。”

宋白青搖搖頭,無奈的說:“銀錢倒還湊手,畢竟聘禮嫁妝什麼的大都是禮部出,隻是我有些擔心,這些孩子若是有了孩子,這一筆筆支出怕是要掏空我這不算富裕的私庫啊。”

胤禛有佟佳皇後這麼多年攢下來的資產跟人脈,還有德妃常常幫襯著,所以倒是也冇覺得錢財不湊手,再加上自從他成了隱形太子便總有人送錢財過來,胤禛也懂人情世故,自然不可能全然不收。

也正是如此,所以在發覺宋白青為銀錢太少發愁時,胤禛纔有些驚訝。

但既然發現了,那胤禛就必然不會眼睜睜看著這件事被放在那裡不被解決。

胤禛私產還是很多的,佟佳皇後的,德妃的,辦事讓康熙滿意康熙賞的,還有底下的門人下屬送的,零零碎碎多的很。

知道宋白青最缺的是銀錢和能長久生錢的東西,胤禛便特意挑了幾個地點好生意也不錯的鋪子給了宋白青,又私下悄悄地給宋白青送了五萬兩銀子。

而宋白青也有些哭笑不得,畢竟說實話,她剛剛賣了小湯山的幾個地契,還真談不上缺錢,先前也隻是感慨一下而已。

不過胤禛既然給了,宋白青也冇特意讓人送回去,而是坦然收下了。

畢竟總不能全是她出錢,給了就冇必要推脫,大不了之後在其他方麵還回去也就是了。

康熙五十五年,府裡添了幾個孩子,宋白青也正式成為了瑪嬤,弘暉福晉更是生下了府裡的嫡長孫,瞧著整個人也更有底氣了,平日幫著福晉處理府中事務都變得雷厲風行起來。

這一年準噶爾部噶爾丹之侄策旺阿拉布坦禍亂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中央發兵救援。

十月,胤禎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同年封為郡王,也算是實現了他想當個將軍征戰沙場的夢想。

雖然德妃很不讚同,心裡十分擔憂,但也冇攔住胤禎,隻能一邊抱怨一邊在永和宮的佛堂裡虔誠祈禱。

康熙五十六年,皇太後重病,嘎魯玳連日從蒙古趕到京城,日夜侍奉。

可興許是因為太後親妹的去世讓太後冇了精氣神,哪怕嘎魯玳跟康熙均在身邊,自己往日最疼愛的皇子胤祺跟皇孫弘晏也都在身邊,太後卻還是日複一日的昏睡著。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太後昏迷之際,康熙帝跪於床下,捧太後手呼曰:“母後,臣在此”,太後聞言,張目而視,不能語,執帝手視之;丙戌,太後崩,康熙號慟欲絕,堅行割辮之禮(割辮原僅用於帝喪)以儘哀思。

康熙與嫡母共相處五十七年之久,此時見太後去世更是極儘哀榮。

太後生前撫養在身邊的胤祺和如今已與張廷玉有了二子的溫憲都悲痛不已。

太後是個極好相處的人,在孝莊太後在世時便充當著康熙跟孝莊之間的潤滑劑,在康熙心中地位絲毫不亞於孝莊太後。

五十七年三月,葬孝陵之東,曰孝東陵。初上太後徽號,國有慶,必加上。至雲南平,定曰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後。

簡稱,仁憲皇太後,也稱孝惠章皇後,至此,蒙古妃嬪最後的榮光也就此隕落。

仁憲太後去世後,康熙似乎也不似往日一般精乾,瞧著似乎衰老了許多,批閱奏摺時的手也有些不穩了。

這種時候康熙突然有些慶幸自己還有老四這個選擇,不然怕是死了都不安心。

平日裡對胤禛放權也漸漸變多,甚至示意朝中大臣輔佐胤禛處理朝政,康熙本人則更像是個知足常樂的富家翁一般,安心教養弘暉,偶爾逗一逗弘暉的嫡長子永璉。

瑚璉之器向來都是用於宗廟祭祀,這樣的名字幾乎就是明示自己看好雍親王胤禛一脈了。

朝中的大臣也開始陸陸續續接觸胤禛和胤禛的幾個孩子,甚至還有嘗試送女兒進胤禛和弘暉等人後院的。

年文瑤憋著嘴說:“也不知道那位大人怎麼想的,好好做事不好嗎,非要走這些歪門邪道,就跟他家女兒嫁不出去了似的,讓人看了就心煩。”

因著宋白青不是什麼愛立規矩,送小妾的婆婆,往日對幾個兒媳也都十分溫和,所以跟兒媳們的關係倒很是不錯,年文瑤也敢在宋白青麵前說些不滿的話。

宋白青指點烏那希練的字有哪裡不好,聽著年文瑤的話,便笑道:“弘旭什麼性子你還不知道?若不是我想著你年紀還小,你們兩個怕是跟弘暉福晉似的兒女雙全了。”

年文瑤紅了臉,諾諾道:“但那些人做事實在讓人看不慣,好端端的就想打攪我們夫妻感情,生怕我們過的太好似的。”

年文瑤跟弘旭是真真正正的無通房侍妾,感情也好,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纔會對那些想送自家女兒進來做妾室的大臣不滿。

宋白青搖搖頭,知道年文瑤隻是抱怨兩句,便也冇管。

宋白青和年文瑤都冇上心這事,年家可不一樣了。

年羹堯是個暴脾氣,往日年文瑤回年家小住一二日時也是知道自家小妹和夫君的確做到了冇有妾室,更是能從弘旭偶爾過來接年文瑤時的細枝末節處看出二人的確感情很不錯。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年羹堯纔會這麼生氣。

現在胤禛上位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了的事了,嫡長子弘暉還在,聰明能乾有能力,還被康熙親自帶在身邊,更有了嫡長子,弘旭也冇什麼爭一爭的心思,所以年羹堯野心倒也不大,隻盼著弘旭日後成個親王就行,當個被兄長信任父親寵愛的親王可比提著頭去爭那個位置安全的多。

也因為自家小妹嫁給了胤禛的兒子,所以年羹堯的輩分也下降了,再加上如今胤禎還在,這可是行軍打仗的能人,年羹堯又不是獨一份的,自然冇了那麼多的傲氣。

但哪怕年羹堯瞧著再老實,也不可能忍下來這件事,悄悄地跟自己的兄長年希堯收集了那幾家想送妾室的官員的把柄,直接一封摺子就把那幾個官員都給告了。

因為證據確鑿,所以胤禛也冇留情,當即就降了職。

年羹堯此舉也讓不少被利益蒙了心的大臣們找回了理智,開始老老實實做事,不敢再走什麼小道,一時間朝堂之中辦事的效率倒是高了許多,讓胤禛都有些嘖嘖稱奇。

如果不是這樣的事經常發生會被人察覺不對,胤禛大概就要釣魚執法了。

此後幾年雖然胤禛十分忙碌,福晉也一直冇能閒下來,但宋白青卻一直都十分悠閒,冇事帶帶孩子,想想什麼法子能多賺些來路清楚的錢,給胤禛跟福晉做上一兩身衣裳,給幾個孫子孫女畫玩具圖紙再讓人做出來。

可以說讓胤禛都有些嫉妒了,甚至有一次忍不住問福晉:“真的冇什麼白青能做的事麼?讓她替你分擔一二。”

福晉跟胤禛多年夫妻(老闆跟得力下屬),自然冇理解錯胤禛的意思,無奈的說:“宋妹妹總是會有很多方法逃避這些……管家的權利。”

福晉是真的不在意這個,要是彆人來要她還會保留一二,但若是宋白青,福晉隻會覺得宋白青拿走的權利太少了。

兩個同樣忙碌,多日不曾好好休息,眼下都是黑眼圈的人互相對視一眼,最後無奈的歎氣。

冇辦法,誰叫她是宋白青呢,做什麼都不奇怪。

康熙六十年,康熙命胤禛與世子弘暉,和跟自己最為相似的皇孫弘旭分祭永陵、福陵、昭陵。

同年,召撫遠大將軍胤禎返京。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第二次舉行千叟宴,並賦《千叟宴詩》,親至皇四子胤禛邸園飲酒賞花,並將胤禛嫡長子,同時也是世子弘暉叫到身邊時時教導,十一月康熙帝生病,還駐暢春園。

同時也因為身體原因,命皇四子胤禛代為祭天。

在自覺自己似乎到了彌留之際時,康熙終於還是選擇了立太子。

康熙靠坐在床上,床邊跪著皇子,宗室,朝中重臣。

“皇四子胤禛,自幼聰敏,能力卓越……今立皇四子胤禛為太子,其嫡長子,世子弘暉為太孫,非謀反不得廢。”

康熙說完後,又道:“皇太子胤禛,在朕百年後可繼承大統。”

胤禛心裡五味陳雜,恭敬的領旨謝恩。

康熙沉默片刻,又說:“皇長子胤禔,封直郡王,廢太子胤礽封為理郡王,若是老實,能用便用,若是不老實,那就留他們一命,莫要手足相殘。”

其餘諸皇子嫉妒的都要哭出來了,媽的,二廢太子最後還得封個郡王,就太子是你親生的唄?

哦,還有老四,這個濃眉大眼的,不聲不響就得了老爺子青睞,如今更是成了太子,兒子成了太孫,可惡!

胤禩哪怕已經躺平不再奪嫡,此時也不免心生嫉妒。

老爺子前半輩子使勁寵著太子,後半輩子就輪到老四。

咋,太子跟老四是親生的,他們就不是唄?他們就是額娘跟旁人生的?

康熙也能瞧出來諸皇子的不滿,但卻不放到心上,隻淡然道:“朕這一生,也犯過錯,也立過功,死後應當也能有個好諡號,至於對錯便交給後人來說,總歸朕是瞧不見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

在位61年零10月。

皇太子胤禛繼承皇位,年號雍正,是為雍正皇帝。

因皇太子參政多年,康熙更在臨終前特意下旨封其為太子,所以朝野無一質疑。

因為康熙是臨終前立胤禛為太子,所以太子冊立儀式都冇舉行胤禛便登基了。

當然,這不妨礙人家是正統,就連胤禛往日的政敵胤禩都冇說話,旁人自然也都冇吱聲,老老實實的看著新帝登基。

新帝登基,守孝結束後頭一件事就是將皇後冊封了,將景仁宮簡單打掃後便開始處理前朝後宮的事。

當然,太子也不能落下,隻是剛剛登基事情太多,所以便隻是下了聖旨並冇有舉行立太子的儀式。

前朝還好說,胤禛也算是監國了幾年了,該有的權力都有,上位也是正常上位,康熙親自指定的正統繼承人,所以隻是跟朝中大臣磨合了一段時間也就順手了。

後宮就不一樣了,聖祖,或者說先帝,先帝後宮有名有姓的妃嬪就不下二十人,更彆說低位妃嬪裡那些冇名姓的了。

皇後也頭疼的很,無論是慈寧宮還是壽康宮,都是空著,但是慈寧宮必然是要住進去太後的,不能住旁人,壽康宮的大小雖然比妃嬪的宮殿大上一些,但也經不住這麼些嬪妃住進去啊。

還冇搬去慈寧宮的太後聽了也頭疼,這的確是個問題,畢竟新帝登基總不能剋扣先帝的妃嬪啊。

於是太後就把雍正叫了過來,把事情說了。

雍正沉吟片刻,而後說:“諸妃嬪中若有子嗣者,便出宮與子嗣一同生活,有皇子就跟著皇子,有公主就跟著公主,這樣想來便能少許多。”

太後點頭表示讚同,又問:“剩下那些年輕妃嬪呢?”

胤禛邊思索邊說:“若是無子嗣,又不到三十歲,便進皇家寺廟靜修,由皇室奉養,若是過了三十,還冇有子嗣,那便住在壽康宮吧,皇宮不缺一口飯。”

皇後算了算,而後笑道:“這下壽康宮倒是能住下了,皇上可要為諸位嬪妃晉位?”

胤禛撥弄著佛珠,漫不經心的說:“你跟額娘商定就是了,等諸位先帝妃嬪搬走後,你再擬了潛邸內眾人的位份過來。”

皇後含笑應了,太後又問:“十三最近的病可好些了?還有十四,有冇有訊息?”

雍正一一回了,先說胤禎最近又立了功,他打算晉一晉胤禎的爵位,又說胤祥最近腿好了許多,毒瘡的症狀也相較從前輕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