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下大勢

    

-

被劉鑫這麼一誇,荀攸和賈詡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對了,太守為何會認為袁紹是禍水東引呢?”賈詡突然問道,其實他心裡也有點想法,但他想聽一下劉鑫的意見,看看是否和他的意見相同。

“公孫瓚老想南下稱雄,卻不知阻礙是他背後的劉虞,他搞不定劉虞,南下又如何,劉虞隨時可以操他老巢。可他不明白這點,上次被袁紹慫恿便南下中山,恐嚇韓馥,最終得利的是袁紹,自己半點好處冇撈著。”

“如今又貪圖短利,接收袁紹送來的渤海,將來他必敗於袁紹之手。渤海乃冀州與青州接壤之地,青徐二州幾年前一直是黃巾賊猖獗之地,盤踞青州的黃巾賊起碼有數十萬軍民。黃巾賊雖戰力不行,但數量多,總體實力不弱。袁紹不想麵對黃巾賊,故意把渤海讓於公孫瓚,公孫瓚一旦接手,則成黃巾賊攻擊的對象,袁紹輕巧地把黃巾之禍引向公孫瓚,自己便脫了身。”

“公孫瓚遲早會與黃巾賊交戰,敗則亡,勝則耗其實力,左右都對他不利,而袁紹隔岸觀火,多舒服。”

“原來如此,這袁紹真狡猾。”趙雲一聽,恍然大悟,手下人也紛紛點頭,連賈詡也誇道:“太守的看法冇錯!”

“那兗州?”劉鑫接著問。

“兗州刺史劉岱打贏了東郡太守橋瑁,自任王肱為東郡太守,不過,黑山軍於毒、白繞、眭固等曾率軍攻打東武陽,又為曹操所擊敗,曹操在兗州很有實力。”

“哼!我在酸棗時見過曹操,他是個人傑,必會崛起。兗州遲早歸曹操所有。對了,孫堅如何現在了?”

“孫堅?各路諸侯當初退出雒陽,雒陽一片廢墟,董卓曾引軍回雒陽,在雒陽為孫堅所敗,市井傳聞孫堅拿到了傳國玉璽,這玉璽非同小可,隻是不知真假。”

“袁紹和韓馥年初之時曾聯合,想推薦劉虞為帝,袁術卻極力反對。後來劉虞老成持重,拒絕了,由此袁紹和袁術正式反目成仇。袁術曾讓孫堅攻打屯兵於陽城的袁紹部將周昂,擊敗周昂。袁術和荊州劉表關係不睦,如今孫堅應該在和劉表交戰。”劉鑫記得,與劉表帳下江夏太守黃祖交戰,是孫堅隕落之時,他心中不由地歎了口氣。

“劉備呢?”

“劉備?”荀攸一愣,似乎冇想起一個叫劉備的人。

反倒是張遼提醒了他:“平原相劉備,去年回右北平時在界橋附近,他就想奪我馬匹的那個!後來當上平原相了。”

趙雲也說:“對,跟公孫瓚關係很好,手下有張飛、關羽兩個義弟,武藝很高強。”

荀攸這纔想起來有這麼一號人物,便回答:“平原相確實是公孫瓚的人,公孫瓚接收了渤海之後,任命了一個青州刺史田楷,率領軍隊與袁紹為敵,平原相助田楷對抗袁紹。隻是青徐兩州鬨黃巾之亂,一直在肆虐。”

劉鑫看到幾個人的話題又要回到公孫瓚和袁紹身上,就連忙改問:“長安董卓最近在乾嘛?”

“聯盟散了,董卓多次進軍雒陽附近,至於長安,倒是發生了一件事情!唉!”

“怎麼啦?”

“一年多前,攸與何伯求、鄭公業等謀劃刺殺董卓,讓伍德瑜靠近董卓,伺機將其殺死。”何伯求就是何顒,鄭公業為叫鄭泰,伍德瑜是越騎校尉伍孚。史載這四人聯合刺董,事敗後,伍孚被殺,鄭泰逃走後病死,何顒死於牢中,隻有荀攸最終活著。如今,因為劉鑫的存在,荀攸和何顒陰差陽錯地來到了右北平,這段曆史發生了改變。

“哪知攸與何伯求謀事不密,被董卓抓獲,幸好被太守所救。聽聞今年五月,鄭公業和伍德瑜仍按計劃刺殺董卓,但刺殺失敗,伍德瑜當場被殺,鄭泰逃出長安後也死了。”

“如今想來,當時決議刺董,不過是攸一時激憤,隻想到董卓禍亂朝綱,當殺死董卓,以撥亂反正,後來被太守救回,得知各路諸侯所為,心中更是悲痛,天下之亂,源於董卓,卻是各諸侯推波助瀾,亂世已無法阻擋。”

“天下大亂,我右北平當謹守既定戰略,不隨意插手諸侯紛爭,以解決烏丸之患為首任。對了,荊、益兩州呢?”

“荊州和益州一直在忙於平叛亂,轄內盜賊叢生,永遠也平不完,倒是荊州劉表向上奏朝廷,說益州劉焉的車駕逾越,想圖謀不軌。”

劉鑫點了點頭。

“還有一事,攸族中長輩,荀爽前年到長安後就病逝了,攸此前在雒陽,得其照顧,後來來右北平,不能照顧祖父,連其病逝的訊息也不知道。唉!”荀攸說著說著傷感了起來。

……

又過了幾天,劉鑫趁著風雪驟停之際,帶上荀攸、許褚、趙雲三人,前去拜訪住在無慮和襄平之間的一個小鄉村裡的邴原。邴原與他父親劉政相交,是他的長輩,既然臨近這遼東之地,就應該前去拜訪。他上次拜訪邴原已經三年前的事情了。之前隻是戰後事宜較多,再加是雪大,不便出行,直至今日才趁著雪停的時候,抽空出來。

見到劉鑫等人,邴原自是要款待,但不悅之情露於表麵。劉鑫心中明白,邴原是對他攻略襄平一事不滿。

劉鑫不得不做一番解釋:“叔父,遼東在公孫度的治理之下,一向很平穩,小侄雖占了遼東,但不會讓遼東陷於戰亂,叔父請放心。”

“哼!公孫度為人我雖不喜,但天下戰亂頻繁,唯有公孫度恪守太守之職,保護一方百姓,甚得民心,你如何攻打襄平?還因此致公孫度身亡?”邴原如此質問劉鑫。

“這……小侄……”雖然劉鑫覺得邴原的話有漏洞,但他冇有反駁,原因很簡單,這時代的人對長輩是非常尊敬的,晚輩一般不能去批評長輩,尤其是像邴原這種名揚天下的名士。邴原還算嘴下留情了,隻是質問了他,而不是辱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