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三國:剛繼承當太守,卻被異族打
  3. 第17章 石門之戰(一)悄然出兵
五火 作品

第17章 石門之戰(一)悄然出兵

    

-

“從這輿圖上看,張純、張舉走俊靡縣,有可能再北上,進入鮮卑人的地盤,也就是建昌,然後會進入遼西郡東北麵。如果公孫瓚仍尾隨的話,恐怕雙方會交戰於遼西東北麵,與遼東屬國交界的地方……”

劉鑫指著輿圖說著,然而當他手舉到遼西郡和遼東屬交界的地方時,他愣住了。他的眼睛看著一個地名,叫柳城,這柳城不就是曹操平定烏丸的地方嗎?莫非張純、張舉也有意在這裡和公孫瓚決戰?

“太守,你怎麼啦?”

“你們說,張純、張舉會不會選擇在柳城與公孫瓚決戰?”

“柳城?”太史慈和韓當也驚異起來,兩人連忙看輿圖上柳城的位置。

“十幾年前,遼西太守趙苞曾在柳城大戰鮮卑人,將鮮卑人擊潰,使得鮮卑人遠遁,但我大漢對柳城一向控製極弱,這柳城便慢慢地成了烏丸人的地盤。”

“柳城雖屬遼西,卻位於遼西與遼東屬國交界之處,其山脈橫貫,地形複雜,然而對於丘力居和蘇仆延來說,這卻不是什麼問題,他們倆長期居於這遼西和遼東屬國邊界,熟悉地形。隻是不知道公孫瓚是否熟悉柳城的地形?”劉鑫越說越覺得,柳城很有可能會成為雙方交戰的地點。

“公孫瓚是遼西令支人,曾任遼東屬國長史,但後來去了涿郡,曾拜盧尚書為師。三年前,涿郡太守劉其去世,他便接替成了這涿郡太守。從其經曆來看,對柳州地形,他就算不熟悉,也是知道一些的。”韓當向劉鑫說了一下公孫瓚的經曆。

劉鑫點了點頭,想來這公孫瓚也是一位猛將,不至於會草率進兵。

“對了,盧尚書現在何處?在幽州嗎?”盧尚書指的是盧植,據聞,公孫瓚和劉備都是他的學生。

“不在,盧尚書曾率軍平黃巾之亂,功成後去了京城,如果應該是在雒陽。”可能是不理解劉鑫為什麼會問起盧植,韓當疑惑地看著他。

劉鑫又思考一下:“不管張純張舉等打的是什麼主意,他們的目的地多半是這遼西和孫東屬國交界之處。如今敵軍兵力雄厚,公孫瓚兵力弱勢,公孫瓚雖勇,但稍有不慎,很可能就會兵敗。一旦其兵敗,幽州連刺史都冇有,朝廷在幽州就剩下我們了。”他自動地把公孫度給忽略了。

“所以,我們不能坐視不理,這兵必須得出。然而,我們兵力太少,且目前還是以步兵為主,如果光明正大地出兵,恐怕無法阻擋敵軍的攻擊。我們隻能悄悄出兵,尾隨其後,看看有冇有可乘之機,有的話就乾一票,冇有就拉倒。”

“乾一票?”太史慈等人一愣,好在他們平常也是見識過劉鑫嘴裡說出的奇奇怪怪的話。

劉鑫不理會他們,他指著輿圖接著說:“我們可以往東走,進入遼西,再北上,悄然到達柳城附近,再伺機而動。你們看怎麼樣?”

太史慈、韓當和田豫思考了起來。

“嗯,如此一來,不用過早暴露自己。末將冇有意見。”太史慈支援,田豫也點頭同意。

韓當卻大聲嚷嚷:“太守,這次你讓末將去,末將一定不負所望。”原來是主動請纓。

“不,這次我和子義,你留下來守著咱們右北平。”劉鑫果斷拒絕了他:“此次出兵以騎兵為主,子義更熟悉騎兵,且土垠城需要一穩重之人把守,你最合適。”

剛聽完劉鑫前麵的話時,韓當還想著分辯幾句,但聽了後麵的話,他也意識到鎮守土垠城的重要性,便不說什麼,而是點頭同意。

一天之後,劉鑫安排好土垠城內的相關事宜,與太史慈率軍三千步兵兩千騎兵,共五千軍隊,出了土垠城,向東行。

三天之後,大軍進入遼西境內。自烏桓校尉公綦稠被蘇仆延殺死後,遼西處於一個無官府的狀態。而右北平擊敗烏延之後,很多遼西百姓也紛紛逃向右北平。如今的遼西可謂是赤野千裡,民生凋零。

進入遼西後,劉鑫和太史慈又率大軍向遼西東北方向而去。由於他的軍隊和敵軍、公孫瓚軍進軍的路線不同,他不擔心自己的軍隊被髮現。

八天以後,大軍來到柳城附近,距離柳城隻有五十裡的地方。劉鑫這才下令大軍謹慎前進,並大量斥候放出,刺探敵情。劉鑫和太史慈也在討論軍情。

“如今我們在位置在遼西郡且慮縣東北麵,據斥候最新探知的訊息,公孫瓚大軍和張純張舉大軍已經對峙於柳城,和太守之前的判斷一樣,張純張舉也不再繼續西撤,看來,雙方很有可能就在柳城決戰。”太史慈做了一番分析。

“嗯,如果再撤,就撤到遼東了,顯然張純張舉也不敢惹公孫度。”

“隻是張純張舉也並非隻是在柳城一動不動,似乎在左右搖擺。”

劉鑫聽了,又細看了手裡粗糙的輿圖。如今雙方未開戰,而自己的實力弱,也不敢貿然插手。看來,還是像以前一樣,儘量隱藏大軍,避免被張純張舉或公孫瓚發現。雖然他和公孫瓚應該算是友軍,但這也不過是暫時的。如今的局勢,他隻能相信自己。

“太守,你看我們該怎麼辦?”

“柳城之地,適合決戰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靠近建昌的白狼山,另一個是靠近遼東屬國的石門山,張純張舉來回搖擺,目的也是在這兩個地址搖晃,我們不管他們,敵不動我不動,就駐紮在且慮縣,耐心等待機會。”

這一等就等了十幾天時間,太史慈都等急了,天天在營寨裡發牢騷。劉鑫也是無語:“子義,你將來可是要成為一代名將的,要沉得住氣,你得學人家公孫瓚,都和張純張舉對峙大半年了,你才十幾天而已。”太史慈這才慢慢冷靜了下來。打仗要打很長時間的,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對峙,真正的打的時間其實是很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