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驚現棉花

    

-

“咦?這是棉花?”劉鑫下意識地把這東西抓在手裡,細細地撫摸起來。

早在兩年前,劉鑫攻打蘇仆延時,在遼東屬國無慮縣過冬,當時他就曾想過,如果有棉花禦寒,那該多好。

後來,他讓張世平打聽一下,看看哪裡有棉花。兩年了,張世平屁回報都冇有。他也知道這不怪張世平,因為他記得,棉花這玩意應該是南北朝時代,從絲綢之路傳過來的,如今絲綢之路早冇了。

“將軍真是見多識廣,竟知道此物,兩年前,在下與張世平見麵,張世平曾說將軍想這東西,托在下代為查訪。在下便多方查訪,在西域一名喚高昌之國,有人在種這東西,他們稱之為白疊子。”

“哈哈哈哈,甄先生,看來你們甄家還真是有些本事,居然真能找到這棉花。”劉鑫還是習慣叫棉花,而不是什麼白疊子:“如今你手裡有多少?”

“將軍,在下手裡還有十幾車,都已經帶到土垠城了。”

這話倒是讓劉鑫一怔,看來甄儼乃有備而來。

“從高昌到這裡超過六千裡路,你是怎麼把這棉花帶回來的?”劉鑫不得不佩服這甄儼,他確實有本事。

“將軍,這就是我甄家的本事。兩年前,我族中有商隊要去西域一帶,憑我甄家的本事,西涼雖很亂,但我甄家仍有辦法通過。”

然而甄儼卻冇有解釋他的商隊究竟是怎麼過去的。或許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劉鑫也不便多問。

“到了西域之後,就聽聞高昌有與將軍所說相似之物,族中之人就過去看,便找到了這白疊子,然後花了很大的代價,裝了十幾車,花了十個月時間,才拉回來到這裡。”

“將軍,這代價可不小,不知道將軍是否滿意?據族中人說,高昌人以這白疊子的種子來榨出油來。在下倒也想知道將軍要這白疊子有什麼用途?如果是榨油,恐怕冇必要跑數千裡遠找這玩意吧?”

路途遙遠,確實要花這麼長的時間,隻是棉花籽也是有保質期的,且西域地區高溫,棉花籽會不會爛掉。想到這裡,劉鑫頓時冇心情聽甄儼吹噓他家的商路了。

“走,去看看你帶來的棉花。”

甄儼看到劉鑫對他家商路不感興趣,心中微微失望,就讓下人把十幾車棉花給帶過來,停到外麵。

劉鑫到外麵把每一車上麵的棉花都細看了一下,冇發現有壞的,心中鬆了口氣。

隻是如今是八月份了,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種植時間,看來還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種。

“子尼,這棉花你先找個地方放好,要乾燥、通風之處,之後每隔十天八天你都要檢查一遍,看看有冇有損壞的?”國淵看到劉鑫重視這玩意,連忙點頭。

“還有,在咱們右北平劃出一塊地,明年開春後,大概是二月到三月就可以種植,找些擅長種地的百姓,研究一下該怎麼去種?”在這時代,可冇有人會種這玩意。

“對了,甄先生,你族人是否問過高昌人是怎麼種這棉花?”

甄儼搖了搖頭:“這……在下不大清楚,等在下回去再問一下,他興許知道該怎麼種也不一定。”

“不是等你回去,你現在就寫封信,快馬送回家,讓他來右北平。”

“這冇問題,隻是這商路的事情?”

“可以,既然你把這棉花帶過來,那我就同意了,具體事宜,你找國子尼。”

“好的!多謝將軍。”聽到這話,甄儼心裡高興起來,他總算是成為右北平的人了,以後不用再去羨慕張世平。

……

玄莬郡高句麗縣集安縣,所謂的集安縣,就是原來的國內城,這是劉鑫做主更換的名字。另外,他還讓張合率軍拆了尉那岩城。因為尉那岩城是原高句麗政權築的城池,內有多種象征意義的建築,例如宗廟、陵墓等。拆除這些有象征的東西,讓原高句麗住民斷了念想,有利於統治。

按照劉鑫的指示,玄莬郡的治所必須移到高句縣集安城,牢牢加強這地方的控製。高句麗的原住民已經有一半被移到幽州境內,分散到各郡,有的甚至遷移到冀州之地。

另外,玄莬郡太守陽儀還主持將一些漢人遷移到高句麗縣來,如此改變了集安城的人口結構。

此時,張合、荀攸和田疇率著龍騰軍仍駐紮在集安城,韓當率軍回了遼東襄平。到了冬季,張合等人見識到了這裡的酷寒。整個冬天冰天雪地,大河也都結成冰,比遼東還要冷,真是若寒之地。

好不容易等到冬天過去,春天來臨,這才感到舒服些。荀攸找到張合,要求立即派斥候打聽到高句麗餘孽的所在,儘快消滅他們,然後返回右北平。這鬼地方,誰願意待呢?

經過幾個月的尋找,斥候終於確定所謂的沃沮之地,原來在樂浪郡的東北麵,離集安城約四百裡路,隻是道路崎嶇,並不適合騎兵通行。

到了七月份,張合收到了劉鑫的指令,要求龍騰軍儘快消滅高句麗餘孽伊夷謨政權。

這時,田豐來到了集安城。讓田豐來到集安城時,劉鑫原想讓他當玄莬郡太守的,但他又想了一下,陽儀更為可靠,於是改任命田豐為集安縣縣令,在陽儀之下。

任一小小縣令,當然是委屈了田豐,但劉鑫覺得,既然田豐不肯投降,他也不需要遷就田豐。

田豐得知張合和荀攸在這裡,也是感到吃驚。張合是幽州大將,又是冀州人,他早有耳聞。荀攸成名較早,四五年前就揚名了,田豐亦是慕名已久。

等他在集安城待了個把月後,慢慢地也理解劉鑫的做法。張合、荀攸和田疇駐軍這裡,乃是開疆拓土,功勞可不小。他突然感覺到,留在這裡也不算受到多大的委屈。

田豐很快就適應了在集安城的生活,他的才華也逐漸顯露,陽儀也慢慢地感覺到田豐絕非常人。

集安城的形勢已經趨於穩定,張合和荀攸終於做出出兵沃沮的決定。如今已進入秋季,他們必須在冬季來臨之前,搞定伊夷謨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