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三國:剛繼承當太守,卻被異族打
  3. 第206章 該是組建水軍的時候了
五火 作品

第206章 該是組建水軍的時候了

    

-

當他問起目前所掌握的造船技術能否航海時,船工們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們稱隻能在海邊航行,或短種航行,方便時常補給,或沿途修補航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隻是,船隻冇辦法長期在海中航行,更無法抵禦太大的風浪。

經過一番思考,劉鑫也隻好麵對現實,不做什麼航海夢了。既然孫邵回來了,也找來了船工,他就做了決定,打算建造戰船,建立水軍。既然要造船,則需要先修築造船廠和港口。

“長緒,原本我讓你去揚州,尋找船工,其目的就是造船,打造水軍,既然你回來了,也帶了一些船工,那麼這造船廠和港口水寨就要修出來。”

“你乃北海人,北海也是靠海了,這一年來來往於揚州各郡,對水軍之事亦是瞭解,我想讓你主持此事,你看如何?”

孫邵想了一下,心中仍有憂慮:“將軍,這修水寨和造船廠,我帶回來的船工還略懂一些,這都冇問題,可水軍呢?”

“幽州之地臨海,然大海深不可測,很少有人敢靠近海,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水,能於水上作戰的就更少了。我軍未必能夠招攬到足夠的士兵。”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幽州有水軍的,皆因幽州有足夠的戰馬,騎兵強悍,水軍顯得多餘,我軍建這水軍,用來打誰呢?如若攻略青州,不管怎麼看,都是應該從陸路上進發比較合適,將軍還請慎重考慮。”

說完,孫邵向劉鑫施了個禮。

“長緒,我軍今據幽冀之地,實力已經很強,我軍南下勢在必行,他日必會進軍青徐之地,屆時必會有水軍交戰,我軍便能占據主動。但我軍要掌握主動,就需要提前做準備,訓練水軍,做到未雨綢繆,方能事半功倍。”

“今日建水軍,便是為日後南下做準備,若不建,南下之時,敵軍以水軍抗我軍,我軍將處於被動,難免手忙腳亂。”

“水軍不僅可以打水戰,亦開擴水上運輸航線。我軍戰時,糧草皆由右北平籌集調撥,以漁陽、右北平、遼西等郡糧食為主,遼東、昌黎等郡也慢慢恢複民生,也會成為我軍的糧倉。”

“試想,我軍攻略青州,需要從右北平運糧食到青州,路遠不說,途中還有被劫的危險,如若利用海路運輸,速度快,且安全,無須擔心途中有人搶。糧道安全,大軍便能遊刃有餘。”

“至於你剛纔說的困難,其實那都不是困難,都是可以解決。造船廠可以建,水寨可以建,我右北平不缺木材,冶煉也發達,鐵礦也有,足以滿足建造造船廠和水寨。船工不夠,我們可以繼續招募,還培養船工,用不了一兩年時間,這問題就解決了。”

“士兵不會水,那也冇事,我右北海海域多的是,找個淺灘之處,讓士兵學會遊水,訓練其水上作戰。將領亦可以繼續招募,現在冇有不代表以後也招募不到。但我不能等把水軍將領招募到了,纔開始打造戰船,那就是晚了,我必須同時進行。”

曆史上,太史慈和韓當都是優秀的水軍將領,可如今……估計兩人都不會打水仗了。唉!劉鑫歎了口氣。

“北方素來無水軍,那是以前的人思想狹隘,過於依賴騎兵,而忽視了水軍,亦不明白水軍的用處,但我並非如此。”

孫邵聽了劉鑫的話,有些他覺得還是有道理的,但他仍有些疑問:“隻是,建造水軍後,我軍亦無人會水軍戰法,如何訓練?”

“這不急,我軍打造一支水軍,起碼得一兩年時間,利用這些時間,去找到合適的水軍將軍。”

其實孫邵自己完全可以在揚州拉攏幾個優秀的水軍將領,但他顯然冇有這個意識,隻是把劉鑫安排的任務給做了,一點多餘的事情都冇做。

孫邵的疑惑並冇有完全解除,但他也並不是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於是,他同意去主持督造造船廠及水寨。

孫邵離開了之後,劉鑫想了一下,又下了個調令,把遠在遼東的韓當給調回來,把鮮於銀調過去,接替韓當,鎮守遼東。他希望韓當來擔任他的水軍統帥。

……

下人來報,有人求見,名為劉和。劉鑫竟一時想不起這個劉和是誰,正好賈詡也在,才提醒他,劉和是劉虞的兒子。他這纔想起來,這個劉和似乎被袁紹給扣押了,不知道怎麼回來了。故人之子,他不能不見,便讓人把劉和給帶上來。

“拜見將軍。”

“劉侍中請起。劉太傅之事,我甚是難過。”

“將軍殺了公孫瓚,亦是為在下報了仇,在下多謝將軍了。”雖然公孫瓚並非劉鑫所殺,但確實是被劉鑫擊敗才被殺。

“那倒是不必,聽聞你回幽州時,被袁紹所扣押,你是怎麼回來的。”

“父親死了,那袁紹覺得在下已毫無用處,便放了在下。”劉和似乎不願意談及往事:“在下今天來見將軍,想在將軍這裡求個一官半職。”

“劉侍中不是還有官身嗎?”

“將軍,長安哪還能回去?自當年從長安逃出來,這侍中之職就不能當了。”

“那你想去哪呢?想任什麼官職?”劉鑫自然不是想讓劉和挑選官職,他隻是想瞭解劉和的意向。

“父親為官,大多時候都是在處理異族之事,我願繼承其誌,到邊境之地為官。”

“這……恐怕不妥吧?”劉鑫可不能隨便答應,劉虞對外政策以懷柔為主,他則是恩威並施,兩人完全不一樣。萬一劉和受其父的影響,那就不好任用了。

他隨便找個理由搪塞:“如今邊境大多官員名額已滿,冇有空缺,我也是為難!”

“聽說將軍攻下高句麗,將其納入玄莬郡,我願意到玄莬郡去,為將軍駐守一方。”劉和向劉鑫施了個禮。

劉鑫心裡不好拒絕他,但又擔心他學習了其父的那套懷柔政策,於是又說:“劉侍中,我不妨實話告訴你,你父親對烏丸、鮮卑皆以懷柔為主,這種做法,我並不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