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上當?

    

-

匈奴人知道幽州軍集於廣武,纔會故意擄掠樓煩,傳出謠言有兩萬人,引誘龍吟軍去樓煩,匈奴人再從西北方向向廣武進軍。如果是這樣的話,匈奴人往馬邑方向而去,隻是繞道去攻廣武,而不是真的擄掠馬邑。

想到這裡,賈詡大急,他連忙找來孫乾和廖化,告知相關情況。然後他派出快馬往馬邑方向而去,希望能找到張遼,確定相關情況,如果馬邑不被擄掠,應儘快率軍往廣武方向靠攏。

賈詡再度下令,大軍調頭,不去樓煩,趕緊回廣武。大軍從廣武來到這裡已有八天時間了,他隻祈禱自己還來得及。

……

果然如賈詡所料,在龍吟軍越過廣武的第二天,率領兩萬騎兵的呼廚泉已經來到廣武西北麵的陰館城附近,距離廣武僅三四十裡路。陰館在西漢時曾是雁門郡的治所,後來治所才轉移到這廣武縣。

得知龍吟軍向樓煩而去,呼廚泉大喜,下令大軍向廣武進發。僅半天時間,大軍便來到廣武城下,隨即發動攻城。

廣武城城頭上的士兵大老遠就看到匈奴騎兵呼嘯而來,嚇得臉色發白。負責看守城門的小將趕緊下令關門,隨即敲起城門處用來示警的鼓。

鼓聲大作,城中百姓久居邊境之地,對這示警的鼓聲很是熟悉,這是敵軍來犯的鼓聲。百姓慌慌張張地往自己家裡麵跑,把家門關好。

在衙署的鮮於銀、齊周和郭縕也聽到了鼓聲。三人開始有些疑惑,但很快就明白是怎麼回事,連忙來到城頭之上。敵人竟是匈奴騎兵,目測兵力兩萬以上。郭縕和齊周很快就明白了,上當了。

“完了完了,匈奴人竟耍陰謀詭計,故意在樓煩擄掠,引誘張將軍去追,然後再率軍攻城。”

“什麼?”鮮於銀聽郭縕這麼一說,也是傻了眼,心裡緊張了起來:“那這可怎麼辦?”

“鮮於將軍,你不要慌,文和先生乃征北將軍最信任的人,敵軍雕蟲小技,必瞞不過文和先生。龍吟軍也會及時迴轉。”

“我和郭太守都是文人,不諳戰事,你是武將,須由你率廣武城之兵,堅守數日。匈奴人都是騎兵,不擅長攻城,兵力雖眾,卻未必能破城。”

齊周在劉虞手下時,常與烏丸人打交道,遇事很快就能冷靜下來。他看到鮮於銀太緊張,便出言安撫,否則未戰心怯。

鮮於銀雖為戰將,也曾出戰,但從未遇到過如此兵力懸殊的情況。他聽了齊周的話,深呼一口氣,讓自己鎮定了下來。

他接管廣武城的兵力,開始部署防禦。然而,匈奴人不打算給他時間,呼廚泉下令進攻。

匈奴人瘋狂地推著雲梯往廣武城跑了過來。匈奴人常居河內、河東和幷州之地,對漢人攻城時用的器械也有一定的瞭解,也會使用簡單易用的雲梯。

“射箭!射箭!”鮮於銀趕緊弓弩射擊。隻是,匈奴人發動進攻太快,鮮於銀剛接管城頭,部署明顯慢了一批。稀稀落落地弓弩雖給匈奴人一定的殺傷,卻阻止不了匈奴人的衝殺。

很快匈奴人就衝到了城下,進入了弓弩的死角裡,城頭上的弓弩無法射到。鮮於銀連忙讓士兵丟石頭向爬牆的匈奴士兵。郭縕和齊周也在組織士兵,去阻止匈奴人爬牆。

片刻之後,終於有匈奴登上城牆,與城頭上的幽州軍廝殺起來。經過最初的一陣慌亂之後,鮮於銀也逐漸冷靜了下來。他的指揮也越來越遊刃有餘。

匈奴雖有士兵登上城頭,但想占據城頭可不容易,鮮於銀率軍牢牢占據城頭,不讓匈奴人得逞。

城頭上的幽州軍慢慢地穩定陣腳,尤其是持弓弩的士兵,他們冇有受到攻擊,就能從容射箭。弓弩一陣狂射,阻止了匈奴人繼續靠近城牆,導致匈奴人進攻後繼無力。

呼廚泉也看到進攻無法持續,再加上天色已晚,便下令停止進攻。看到匈奴退兵了,鮮於銀才鬆了口氣,這也算是擋住了匈奴人的首次進攻。

匈奴退兵之後,鮮於銀仍不敢大意,他連忙對軍隊進行重新調整,把原廣武的守軍撤到其他門去,把他和齊周從土垠城率來的軍隊帶到城樓上來。

第二天,呼廚泉再度發動進攻,這一次,他學聰明瞭,不再隻是一味的攻城,而是以騎射反擊幽州軍的弓弩。隻是,在弓弩這一塊,幽州軍一向都是占據優勢。匈奴軍連攻兩個時辰,仍是無法撼動廣武城,於是又停止進攻。

就這樣,匈奴連續進攻了八天時間,卻未能攻克廣武城。呼廚泉著急了,這幾天他之所以猛烈攻城,是因為他擔心被他騙走的幽州軍迴轉,他必須趕在龍吟軍迴轉之前拿下廣城,否則多日的努力功虧一簣,還白白損失了那麼多兵馬。

想了一段時間,呼廚泉咬咬牙,決定繼續攻打廣武城,爭取兩天內破城。

事實上,此時廣武城的壓力也很大,匈奴連日攻城,幾乎每天都有匈奴士兵登上城頭,短兵相接。八天時間,廣武城戰死已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受傷的,還能站起來的士兵已不足兩千人。

呼廚泉連休息時間都不想給士兵,不管連日攻城所帶來的疲倦,下令繼續攻城。郭縕也經曆過被鮮卑攻城,但與今日的匈奴人相比,那就差得遠了。看來,匈奴人想要拚命了,似乎要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廣武城。

幽州軍也是殺紅了眼,看到匈奴人登上城便衝上去亂砍,完全不顧個人安危。城頭之上不斷上演攻防戰,雙方來回爭奪城頭。

匈奴人又連續攻了三天時間,廣武城城頭之上,幽州軍的士兵越來越少,匈奴開始取得城頭攻防戰的優勢。呼廚泉在下麵觀望,此刻他臉上露出了笑容,破城的時刻終於到了。

他的大軍傷亡已有八千人,已是他的三成兵力,再打下去,傷亡必超出他的承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