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舉薦郭嘉

    

-

“但……”戲誌才咳了幾聲。

“戲先生,你平日要注意養病纔是,今後我派幾個醫者住你府上,隨時為你看病。”

“將軍,這沒關係,我病已到此,即便是死了,我能輔佐將軍幾年時間,也是足夠了。”

他又咳了兩句,才接著說:“出兵之事還是要出的。”

“要出兵?”曹操、荀彧和程昱及在場諸人都驚疑地看著戲誌才。

“劉鑫的軍隊曾擊敗烏丸、鮮卑和匈奴,且在一兩年內消滅了公孫瓚和袁紹。袁紹至少有十萬大軍毀於他手裡。而我軍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打一個呂布都磨了將近一年時間以,好不容易纔擊破呂布。”呂布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強的戰將之一了。

“他有強兵之策,能人所不能,我軍唯有學習其強兵之策,才能壯大。我等此前曾模仿製造了連弩,其效用顯而易見,在擊破陶謙、呂布時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這連弩和劉鑫軍中的連弩還有差異。工匠斷言,必是鐵的問題。”

“另外,據許子遠介紹,劉鑫軍中使用的馬匹和攻城器械也十分獨特,與我中原不同。因此此次派兵,兵力不需要多,兩千足夠,但要派精明之人去,其目的是探求劉鑫的強兵之策。”

眾人一聽都覺得有理,劉鑫的軍隊很強,這是眼睛都能看得到的。同時,隻派兩千軍並不會影響到曹軍的戰力。

“兩千軍會不會太少?劉鑫看樣子是傾力攻打鮮卑,我軍隻出兩千兵,乃杯水車薪,反惹人懷疑。”荀彧突然說道。

戲誌才毫不在意:“劉鑫明明知道我軍出不了兵,仍故意提出支援,此無異於羞辱我軍,那我軍就出兩千又何妨?他懷疑又何妨?”

荀彧倒是覺得戲誌力的話有些強詞奪理。隻是,經過一番考慮,曹操更傾向於相信戲誌才的意見。

“那得派一個精明的人去才行。”

“都尉典韋即可!”

“典韋?”曹操感到疑惑:“典韋為將還可以,但不夠精明,去了恐怕不妥吧?”

“典韋率軍隻是表麵,以典韋的性格,會讓劉鑫大意,在軍中另置司馬一名,觀察劉鑫之軍。”

以典韋來迷惑彆人,再另外安排人觀察幽州的軍隊?曹操略微沉吟,便覺得這主意好,典韋沉迷於武藝,表麵上看有些木訥,最能讓人放鬆警惕。

“好,那這司馬應該用誰?”

“將軍,我正要向你推薦一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他年紀雖隻有二十多歲,其才智卓絕,即便是我亦是不如。”

曹操一聽這話,臉上露出質疑的表情,在他看來,戲誌纔是獨一無二的,怎麼可能有比戲誌才還要有智慧的人呢?

“誰?”

“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早年曾在潁川書院就讀,董卓之亂時,曾躲兵災去了冀州,三年前回到陽翟。”

“我早有舉薦他之意,奈何此人平日放蕩不羈,不想受約束,因此並冇有答應於我。日前,他來拜訪於我,我與他縱論天下大勢,他曾言劉鑫若擊敗袁紹,必會結好將軍。我不以為意,本想讓將軍對劉鑫多加防範,想不到被他說中了。”

曹操聽到戲誌才如此推崇這個郭嘉,不禁有了好奇之心。

這時,荀彧也站了出來:“將軍,郭奉孝確實卓爾不群,我與他相識多年,隻是他慣於安閒自在的生活,恐不為將軍所喜,是以冇向將軍推薦。”

有了荀彧的話,曹操就更加放心了,荀彧人品有保障,從不和品德有問題的人結交。

“不若戲先生將他召來,我見他一見?”

“那是自然!”

隨後,戲誌才把郭嘉帶來了,曹操單獨見了郭嘉。也不知道兩人談了些什麼,隻知道談的過程很愉快,郭嘉也答應在軍中擔任司馬,隨典韋去幽州。

幾天之後,曹操再次接見了孫乾,他要正式回覆孫乾。

“公佑先生,這兩日你留在陳留,吃住方麵還滿意否?”

陳留自然是比不上右北平,孫乾也不怎麼關心吃住的問題,便隨口回答:“吃好住好,多謝將軍款待。”

“哈哈,那就好。”

兩人寒暄了一下,便開始談正事。

“公佑先生,我與諸將商議了一下,征北將軍北上攻打鮮卑,乃是為國為民,我曹操也是大漢朝廷親封的奮武將軍,又豈能坐視不理呢?”

“隻是,我兗州之地屢屢受到豫州黃巾賊的侵擾,我的宿敵呂布跑到徐州,又時刻想著來奪我兗州,我不得不防呀。”

“那將軍的意思是?”

“我願意支援征北將軍,出動兩千軍隊,北上助征北將軍,擊破鮮卑軍隊。”

孫乾一聽,頓時覺得自己好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這兩千兵千裡迢迢跑到幽州又能乾嘛呢?還不如不出兵。

“將軍,這兩千軍隊……”孫乾猶豫了一下,曹操已經答應支援,好歹也是心意,他要是說“兩千太少,還不如不出兵”這種話,就顯得過於無情了,孫乾覺得自己低估了曹操。

可是,如果他答應了下來,把這兩千兵帶回去,則是違背了劉鑫的意思。這讓孫乾好生為難。

曹操也是精明之人,看出孫乾臉色不善,連忙說道:“公佑先生,希望你跟征北將軍解釋一二,我總共才兩三萬兵馬,兵力實在是弱小,或許也幫不了什麼,出兩千軍隊,也是聊表心意。”

孫乾纔不信他的鬼話,兩年前曹操收編了上百萬青州黃巾軍,最起碼也有三四萬軍隊。如今曹操治下兵力也有六七萬軍隊。

“唉!看來將軍如今也確實困難,豫州方向有黃巾賊,徐州方向有劉備、呂布,司隸方向又有河東白波軍,處處都需要兵力駐守。”

“若將軍出兵支援,恐怕後方容易出問題,將軍真是為難了,我主提出讓將軍支援,無非是情誼而已,將軍在危難之時,願意出兵,已是難得,我主又如何會強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