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聊聊航海

    

-

“不錯,公達所言可能就是鯨魚,鯨魚長度一般五丈以上,最長者可達十餘丈,生活於海洋深處之中。”

“至於鯊魚,應稱為鮫魚,其體型大小有異,小的長一兩丈,長的也有十丈以上。這鮫魚不像鯨魚那樣少見,其海邊百姓偶爾亦會遇到。”

“這兩種魚是海裡的巨獸,如若碰到了,也不要緊張,應該立即停船,儘量儲存平穩,在船上待著,不要發出聲響,時間長了,他們會慢慢離開。不要嘗試去挑撥它,萬一它們攻擊船隻,那就麻煩了。”

“是,將軍!”韓當應了一句,賈詡三人或許會當成耳邊風,但他不行。

“按理來講,鯨魚一般不會來這段海域,隻是如受到特殊緣故的影響,可能也會來這段海域。”

“為什麼?”

“這個我也不大清楚,大概是因為從右北平到遼東這段海域淺,才十丈深度,鯨魚和鮫魚身軀太大,在這段海域會感到不舒服。”劉鑫不是海洋學家或生物學家,隻能給出這麼模棱兩可的答案。

“義公,你要記住,海洋深處,深度可能數十丈,數百丈甚至數千丈,如今我等航海技術缺乏,造船技術也缺乏,所以你的船隻隻能在右北平、遼東、青州東萊這段海域活動,絕對不能到海洋深處。”

聽到劉鑫說得謹慎,韓當也點了點頭,他又接著問:“將軍,你知道海的對麵是什麼?”

他覺得劉鑫似乎無所不知,心中便猜想劉鑫或許真的會知道。此時,賈詡、徐庶和荀攸也豎起耳朵來,想聽聽劉鑫怎麼說。

這時代的人對海洋的認知極度缺乏,雖然有船隻可沿著海岸線航行,但對大海深度卻是一無所知。

劉鑫想了一下,仍是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的船隻從右北平沿著岸邊南下的話,應依次到冀州渤海、樂陵,青州樂安、北海、東萊、陽城,徐州廣陵、東海,揚州吳郡、會稽,交州南海等地。”這些都是眾人已經知道的。

“聽聞我先漢時代,會稽郡句章、建安等地均有商船曾沿海而下,行船數月至徐聞(廣東),合浦(廣西),經日南(越南)障塞,又到都元國(蘇門答臘)、邑盧冇國(緬甸)、諶離國等,來回兩三年時間。”

“可惜,朝廷不重視這商船航行,今我朝連年征戰,航線早已不再。”劉鑫感慨了一番,又接著說下去。

“如果從右北平右東走,會到達遼東,沿著遼東海岸,可到三韓之地,繞過三韓再往東,便是倭國,倭國由幾個島國組成,再穿過倭國往東的話,就是海洋深處,行至上萬裡……”

劉鑫猶豫了一下,要不要說對麵也是塊陸地。眾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等著他的答案。他很快就決定,這種事還是不說為好。

“哈哈哈哈,我博覽群書,也隻能知道到這裡了,海洋深處到底有什麼,我也是不知道。”

眾人等得快入神,卻得到這麼一個答案,心中難免感到失望。

“你們可不要感到失望,你們想一下,海的對麵有冇有可能是與我們這邊一樣的陸地呢?如果是陸地的話,會不會有大山、河流、樹木等,會不會有和我們一樣的人呢?”

“如果有人,那他們會不會和我們長得一樣呢?這世界上會不會存在和我們長相不一樣的人呢?”

聽了劉鑫這一番話,眾人還真是對海洋對岸有了好奇心。

“大海深處,天氣惡劣,有波濤洶湧,也有狂風暴雨,目前我等建造的船隻若在這種天氣中航行,隻怕會掀翻。所以,我等船隻難以在大海深處航行,甚至連直接去對麵的遼東都要小心謹慎。”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造船技術也會越來越好,屆時很有可能會製造出能抵禦惡劣天氣的、能在海上航行數天甚至數月的船隻,到那時我們便可以坐船到對岸看看一下對岸到底有什麼?豈不妙哀?”

“那將軍你說,我們什麼時候能造出這樣的船呢?”這時就連徐庶也對海洋對岸有了嚮往之心。

“這……”劉鑫打死都不會幾百年後或一千年後這種話,因為那會斷絕人的希望。

“我亦不知,但我相信,我等招攬優秀造船工匠,博采眾長,不斷改造我們的造船工藝和航海之術,可能十年八年,我們便能做到。”

“可是,就算我等到了對岸,又有什麼用呢?難道隻是為了滿足我等的好奇心,看看對岸有冇有人?”看來荀攸也有了好奇心,隻是他更在意這麼做是不是值得。

“我大漢之人,素來以天朝自居,以為我等乃天下的中心,此言謬也!公達,世界之大,非你我能夠想像。”

“先漢商船南下繞岸遠行,方知我朝之外的一些國度,他們的人長得怎麼樣,吃什麼,其百姓有哪些習俗,與我等相比又如何?”

“在他們的世界裡,必有一些我等奇缺之物,例如他們的糧食種下去收成五石、八石甚至十石,如果我等有此之糧,我大漢將無餓死之民。”

“又例如他們有優於我軍的武器裝備,若能為我軍所用,我軍戰力便得以提升,這豈不是好事?”

“同樣的,我朝的陶器、絲綢聞名天下,亦將可帶過去,賣給那些國度之人,換回來的是真金白銀,我朝則會大賺一筆。”

“等一下。”荀攸突然打斷了劉鑫的話:“將軍說那些國度有收成五石、八石或十石的糧食?”

這時代的糧食一般北方之地收成才兩石左右,南方產量會高些,達到三石左右。荀攸自然很難想像這些顛覆他認知的問題。

“那是自然,試想我幽、冀兩州糧食翻了兩番,那百姓是不是個個都富得流油。”劉鑫不會告訴他,這是需要特定環境的,不是隨便一種就有那麼高的收成。

“不僅如此,那些國度還有一些我等從未見過的糧食或其他作物,亦是產量極高,我等也可以引進,對我大漢亦是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