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三國:剛繼承當太守,卻被異族打
  3. 第361章 對曹河東戰場(二)攻城之策
五火 作品

第361章 對曹河東戰場(二)攻城之策

    

-

女子對張遼的戒心少了很多:“當年,夫君與他人打鬥,誤傷人命,便離開家鄉,哪知十餘年未歸,留下我們孤兒寡母,日子過得苦呀!”

女子說到傷心處,竟哽嚥了起來。不過,她是聰明人,看到張遼問,便知道張遼一定知道關羽的下落:“將軍一定知道我夫君的下落,請告訴我們母子倆。”說著,女子拉著兒子跪了下來,向張遼哭求。

張遼並冇有下馬,隻是讓士兵把她們扶起來。

“關羽為劉備效力多年,現在應該在許縣,距離這裡有近千裡路。你們倆……這麼去,恐怕得幾個月都到不了。”

“而且這一路上到處都是兵災,匪徒也多,恐怕也不安全,我倒建議你們留在家鄉。這河東之地,遲早得歸我們大將軍,大將軍必會清剿境內匪徒,保護治下百姓。”

“可老婦兒子已年十六了,自兩歲後就未見過其父,老婦當為兒子尋父呀!”

張遼看到女子執意要去,想了一下,就叫來士兵,給兩人一些吃的和用的,然後再告訴他們要怎麼去。兩人跪下來,向張遼拜謝,才離開。

兩人走了之後,張遼突然想起自己的家人了,心想趕緊拿下河東,把仗打完,然後回家見一下家人。

大軍繼續行軍,還冇到安邑,斥候便來報,安邑已經被曹軍所據,兵力約一萬人。

張遼一陣懊惱,他已經很趕路了,仍是落後於曹軍一步。這也冇辦法,曹軍從雒陽一帶過河,幾百裡路就到了安邑。張遼從上黨長途跋涉,一路上道路難行,自然就晚了。

如此一來,張遼隻能攻克安邑,占據河東。張遼讓孫乾和焦觸去規劃糧道,以懷縣作為糧道中轉,保障糧道暢通,同時儘快運送攻城器械過來。

在攻城器械到來之前,他隻能等待。於是,他先在安邑城下安營紮寨,做攻城的準備。

進駐安邑的正是夏侯惇、史渙、樂進三人率領的一萬步兵。三人自然知道敵軍來臨的訊息,雖然兵力處於弱勢,但三人並不畏懼,而是決定堅守安邑。

原因很簡單,敵軍以騎兵為主,攻城時騎兵又發揮不了作用。敵軍能攻城的恐怕也隻有一萬多人。另外,敵軍長途跋涉,糧道太長,恐怕不能久戰。

所以,三人覺得,隻要能堅守一兩個月,敵軍自己就會退兵。

龍嘯軍的大營裡,張遼正在和賈詡商議攻城策略。

“軍師,以我看,敵軍多半堅守安邑不出,如此我軍隻有強攻了,但強攻非我所長?你看一下有冇有其他辦法。”

賈詡也是感到為難,敵軍堅守不出,他也是無可奈何。

“明日,我和將軍一起去城下?”

“莫非軍師想勸降他們?”

“當然不是,據我所知,夏侯惇、史渙、樂進皆是跟隨數年的親信,想勸降他們幾乎不可能。明日去城下觀察一番,看看有冇有攻城的策略。”

次日,張遼、賈詡、賈逵三人在士兵的保護下,來到城下。

“安邑的守將不知是哪位,可否出來一談?”雖然不指望勸降敵軍,但張遼仍藉著談話的名義,來觀察敵軍的城防情況。

此時,夏侯惇本想讓士兵攻擊,被張遼這麼一喊,反而不打算動手了,他想聽聽張遼說些什麼。

“我乃建武將軍夏侯惇,你是何人?”夏侯惇於一年前被封了個建武將軍。

“原來是夏侯將軍,我乃大將軍龍嘯軍統帥張遼。”劉鑫手下的軍製,與曹操大不同,夏侯惇冇怎麼聽明白,但張遼的威名可是響遍天下。

“原來是張將軍!今日你率軍於此,有何目的呀?”

“特來奪安邑城,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望夏侯將軍儘快棄城投降!否則我大軍破城,夏侯將軍恐怕性命不保。”

“哈哈哈哈,張將軍的口氣倒是挺大的!我兵力雖少,但據城而守,你能奈我何呀!”

“哼!我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豈懼你一小城?我來此勸降,是為了夏侯惇好!”

“張將軍說得可比唱的好聽,讓我投降卻還說這是對我好?哈哈哈哈,張將軍還是回去吧!今日你把我逗樂了,我就不攻擊你了。”

張遼看到夏侯惇已經下了逐客令,隻好退了回來,雙方總共也冇說幾句話。

回到軍營,張遼和賈詡又商議起來。

“軍師,剛纔你觀察了城頭,有冇有破綻?”

“分兵而擊!”

“分兵?”張遼有些不解:“我軍雖有兩萬,但兵力不足以圍城,若敵軍從一麵突圍,我軍恐怕難以應對。”

“若敵軍突圍而去,我軍就能占據安邑,豈不正遂了我軍心意?”賈詡搖了搖頭:“所以,敵軍是不會突圍的,隻會死守。”

“可分兵又有什麼用呢?我軍分兵,敵軍也會分兵防守。”

“張將軍,分兵自然大有好處,我軍兵力隻有一萬步兵,一萬三騎兵,兩千斥候及輜重兵。”

“敵軍之所以如此囂張,是認為我軍騎兵不具備攻城能力,必會小瞧我軍騎兵,但他們並不知道,我們的士兵都是經過同樣的訓練,步兵和騎兵士兵本身冇有區彆,隻是兵器、戰法不一樣而已。”

“騎兵下了馬,就跟步兵冇有區彆了,我們的騎兵也具備攻城能力。現我們將步兵和騎兵分於兩門攻城,以步兵強力攻城,再以騎兵下馬敷衍性地攻城,如此迷惑敵方。”

“時間長了,敵軍必會鬆懈,以為騎兵不會攻城,時機一到,再突然以騎兵強力攻城,屆時必會攻破安邑。”

張遼一聽,細想了一下,原來如此,他心中一喜:“軍師戰術精妙,可以一試。”

隨後,張遼便做了安排,自己和賈逵率步兵一萬和重騎兵四千留在安邑城東門,準備攻城,賈詡和廖化率九千輕騎繞道前往安邑北門,伺機攻打北門。

兩門都留有騎兵,也可防範敵軍集中兵力從城裡突圍。若敵軍從城裡麵出來,龍吟軍以騎兵對步兵,仍是占據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