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對峙鮮卑

    

-

龍嘯軍列陣等待,不到兩刻鐘,鮮卑軍隊便來到了龍嘯軍麵前。

率領鮮卑軍隊的正是扶羅韓。幾年前,鮮卑魁頭死了,鮮卑內部分裂,扶羅韓強盛一時,其兵力往西移,到了朔方郡北部。如今西部鮮卑由扶羅韓和蒲頭分治。

當年,扶羅韓曾南下攻略上穀郡,被田豫擊敗後,又改變方向,襲擊了代郡,而後打算攻雁門郡廣武城,後又被張遼所破,狼狽逃跑。

幾天前,有人來報,有大軍進入朔方郡。上次西涼軍隊也曾過朔方之地,隻是冇有久留。這支軍隊卻徘徊數天,引起扶羅韓的警惕。於是,他率一萬五千軍隊,前來檢視。

他率軍到達時,龍嘯軍已擺好陣勢,把他嚇了一跳。他跟龍吟軍交過手,自然看出眼前這支軍隊與當年的龍吟軍同屬一脈,肯定是劉鑫的軍隊。

劉鑫把東部鮮卑三大部落都消滅了,此事威震草原。如今劉鑫的軍隊又出現在這裡,是不是意味著他也要對西部鮮卑動手。

扶羅韓不由地緊張起來。劉鑫太強大了,那是他不敢招惹的存在。

趙雲心裡並不想和對方交手,原因很簡單。龍嘯軍從晉陽行軍到這裡,全程約一千五百裡,大軍已在朔方徘徊數日,軍中糧草不多。附近可冇有地方補充糧草。

此次出兵,糧道規劃及準備並不充分。不管是趙雲還是徐庶,從未想過朔方距離晉陽會有這麼遠。簡單地講,龍嘯軍在糧道不穩的情況下,行軍太遠。如若雙方交戰,有了傷亡,大軍負擔加重,反而不利。

趙雲不想打,扶羅韓不敢打。雙方大軍就這麼列陣,擺出交戰姿勢,相互瞪眼睛,瞪了差不多一刻鐘時間。

扶羅韓見識過敵軍的弓弩,如今想起來也有畏懼心理。他心想,自己要是主動進攻,敵軍連續幾輪弓弩,自己死傷數千,那就完蛋了。敵方不主動攻擊,肯定是想用弓弩對付自己。不行,自己不能主動攻擊。

趙雲心裡也有想法,大軍長途跋涉,士兵已是疲倦,騎兵衝擊對自己不利,還是依靠弓弩攻擊,讓敵軍混亂,再趁機掩殺。既然敵軍不主動衝殺過來,那就耗下去,看誰耗得過誰?

嚴綱和文醜手裡拿著兵器,正蓄勢待發,就等著趙雲的命令了。

轉眼間,又過了一刻鐘時間,扶羅韓的額頭上滲出汗水,他緊張了起來。他幾次猶豫,幾乎忍不住要下令攻殺,結果都忍了下來。

趙雲慢慢地看出敵軍將領的想法,那就是害怕,不敢主動進攻,他反而越發冷靜。

扶羅韓終究是不敢下令攻擊,他抬起一隻手,打了個手勢:“撤退,不能一下子撤,防敵軍趁勢殺過來,後麵先慢慢撤。”

手下的傳令兵聽到了,下令大軍後麵的士兵悄悄撤退。撤得差不多之後,扶羅韓這才下令全軍撤退。鮮卑人來得快,撤得也快,很快就撤得無影無蹤。

不過,扶羅韓不是傻子,他並冇有完全撤遠了,隻是後撤了五裡地左右。他仍是不放心,想觀察一下龍嘯軍想乾嘛。

敵軍撤退,趙雲鬆了口氣,隨即下令大軍往東撤退,撤到了三十裡之外,遠離鮮卑軍。然後,大軍安營紮寨,休息一晚。天亮後快速行軍,五天之後就到了五原郡九原城。

趙雲和徐庶檢視了一下,九原城也冇有多少漢人,但五原郡能看到一些漢人的蹤影。隻是九原城有些破敗,若是駐軍於此,恐怕需要重新駐城。

兩人商量了一番,便覺得先退兵回太原,補充糧草,重新規劃一番。幷州這些偏遠地方的情況,已經遠超趙雲和徐庶的想象。

原本兩人以為隻要占據城池駐守即可,就能慢慢治理地方。現在看來,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這些郡的城池幾乎都已經破敗,冇法駐守。

更何況,這些郡漢人太少,一個郡就隻有一兩萬漢人。冇有人口基礎,根本就無法牢牢占據。

回到晉陽後,趙雲和徐庶向劉鑫寫了封,提出在五原郡和朔方郡重新築城,並各遷人口五萬。

……

劉鑫駐軍陳留一個月時間,太史慈率軍平定了兗州餘下未歸附的各郡各縣。劉鑫將這些郡縣官員遷往彆處,調自己的官員過來接管兗州。

一個月後,兗州境內慢慢穩定了下來,他又下令讓韓當進軍下邳,同時讓張合率龍騰軍去攻占徐州位於淮水北岸的地區,並最終駐兵徐州治所下邳。

三國之後的各個時代的戰爭都表明,守江必守淮是有道理的。所以,劉鑫先把淮水北岸的地區先給占了。

在未來的南下時間裡,龍騰軍將在徐州補充兵力,進行休整。龍躍軍自然就留在了陳留,在陳留進行休整。

這時,劉鑫收到了趙雲和徐庶的書信。對於兩人提出在五原郡九原和朔方郡朔方縣駐城一事,劉鑫和沮授商議了一下。最終,他隻同意在五原郡九原縣築城,否決了在朔方郡朔方縣築城的提議。

其原因是朔方縣距離太原太遠了,且靠近鮮卑和匈奴的地盤,恐怕會遭到鮮卑和匈奴的騷擾。龍嘯軍兵力有限,無法一邊築城一邊打仗。

待築完九原之後,龍嘯軍北上,龍驤軍西進,兩軍共同出兵,這兵力就充足了,足以消滅匈奴和鮮卑。劉鑫把他的意見寫成信,派人送到晉陽,讓趙雲和徐庶執行。

對於河東,龍吟軍最近仍以打擊盜賊為主,直到接到新的命令。

安排好這些之後,劉鑫打算回一趟右北平,看看家裡的妻子和孩子。不過,他這次決定走海路回去。回去之前,他仍有幾件事情要做。

為此,他率龍耀軍先前往徐州下邳。陳留到下邳六百多裡路,劉鑫騎兵行軍,走了足足十二天時間,平均一天僅走了五十餘裡路,因為徐州地區水係較多,有些地方得繞路或臨時搭橋過河。這使得他意識到,南下之戰,騎兵的作用會越來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