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尋訪徐州俊才

    

-

港口的事情聊得差不多了,劉鑫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對了,兩年多以前,我曾讓人在廣陵一帶找些地方種甘蔗,這事如何了?”

陳登又是一愣:“大將軍,這事是你交代的?”

“不錯,你不知道是我嗎?”

“大將軍,下官委實不知,兩年前,冀州中山國無極的甄家找下官,說是要種甘蔗,來榨取蔗糖,再賣到幽州去。下官以為甄家隻是個富商,哪知道是大將軍所遣。”

陳登暗想,真是好險,他原本想坑甄家一把,多賺點錢,如今知道甄家是代表劉鑫而來,他立馬老實了下來,放下歪心思。

“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你告訴我這甘蔗和蔗糖怎麼樣了?”

“大將軍請放心,現在甘蔗園就在射陽縣一帶,一共近萬畝了,今年已有收成,甄家之人到民間尋求的工藝,將其榨取成蔗糖,因戰事耽誤,一直還在射陽郡,半個月前甄家纔派人過來,運一部分為冀州去了。後續還要全部運到冀州或幽州。”

陳登駐守匡琦城,兵力幾千人,射陽就在匡琦附近,所以他還是知道情況的。

“嗯,如此說來,甄家的人還在射陽?”

“甄家有人還在,隻是主事的甄堯不在。”

“好。”劉鑫沉吟了一下:“若是有時間的話,我可能會過去看一下。”

隨後,劉鑫結束了與陳登的談話。幾天後,陳登就回廣陵去了。

又過了七八天時間,自己治下的徐州各郡縣上報了一些徐州當地名人的名單。名單上有文有武,他看了一下,果然找到了幾個能引起他的注意的人物,例如徐州臨淮郡淮陰縣的步騭,臨淮郡東城的魯肅、琅琊莒縣的徐盛等。

他打算先拜訪這三人,便讓荀攸規劃了一路線。荀攸這幾清閒得很,就跟著荀諶一起,聊起家事,叔侄倆大多時候都是在天南地北,見麵也少。

劉鑫讓荀諶隨行,先去東城拜訪魯肅。東城在淮水以南,臨近揚州淮南郡。嚴格上講,那不是劉鑫的地盤,劉鑫隻是以淮水為界,占據了淮水以北之地。臨淮郡被淮水一分為二,治所在淮水以北。

不過,劉鑫並不擔心他的安全,淮水上有現成的浮橋,可供騎兵通行,他讓許褚率五百龍耀軍保衛自己的安全。

掌管揚州九江郡的人是劉馥,是曹操的人。袁術死後,壽春被破壞,劉馥放棄了壽春,在合肥築了城。隻是,劉馥手裡隻有幾千收攏的百姓,不會對劉鑫的安全構成威脅。

劉鑫來到東城,魯肅在當地也是名人,他很快就找到了魯肅的家。此時的魯肅年僅二十餘歲,穿著儒雅,一副敦厚的樣子。

得知劉鑫親自拜訪,魯肅一時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似乎眼前的劉鑫是假的一樣。一方麵他冇想到劉鑫會在徐州,另一方麵他也冇想到劉鑫會來見自己,畢竟雙方地位相差甚遠。

隻是他看到劉鑫的架勢,不像有假,又根據他從各處得來的資訊,這才確信真是劉鑫無疑。

許褚守著外麵,劉鑫和荀諶一起,與魯肅談話。

“拜見大將軍。”

“子敬不必客氣,你坐下吧!”劉鑫看了看屋外:“看來我今日帶這麼多人來此,打擾到你了。這非我本意,如今各地戰亂,我貴為大將軍,出入總得有人拱衛我的安全。”

“大將軍身份尊貴,理該如此!”劉鑫以字稱呼魯肅,也讓魯肅對他大生好感。

“子敬,你對當今天下之勢如何看待?”

魯肅微微想了一下:“天下大勢,取決於大將軍之意。”

“哈哈哈哈!”劉鑫想不到魯肅會給出這麼一個回答:“子敬為何這麼認為?”

“數年之前,天下諸侯各據一方,大將軍亦是據右北平之地,今大將軍南征北戰,已占據幽、冀、並、青、徐、兗六州之地,還自建了個定北州,已是威鎮天下。”

“如今天下大勢已被大將軍所掌,豈不是取決於大將軍之意嗎?”

“嗯!子敬說得冇錯,不日我大軍將南下,即可消滅曹操,再南下荊揚之地。子敬,你認為如何呢?”

魯肅不怎麼明白,劉鑫為什麼要問這種問題,但他不是那種隻會拍馬屁的阿諛奉承之輩。

“大將軍兵強馬壯,兵鋒必會所向披靡,隻是……”

“隻是什麼?”

“南方與北方不同,恐怕大將軍不會太順利?”

“此話何解?”

“大將軍起兵於幽州之地,幽州靠近北方草原,那裡的人能養出膘壯的戰馬,且北方地勢平坦,亦適合騎兵作戰。但南方與之不同。”

劉鑫自然知道這些,他仍明知故問,算是考察一下魯肅:“有何不同?”

“南方之地,相對荒野,多是山林水域,加之氣候濕熱,雨水較多。將軍的士兵長於北方作戰,卻未必亦長於在南方作戰。”

“無妨,我兵力強盛,南方人一向纖弱,士兵如此,軍隊亦是如此,我有何畏懼?”

魯肅微微一怔,劉鑫的話裡有輕視南方人之意,他也是南方人。當然,魯肅倒不在乎南方人和北方人之兵,而是覺得劉鑫似乎有驕傲的心理。

“橘生淮南則為橘,國,生於淮北則為枳。大將軍還是謹慎比較好。”

“那子敬覺得南方誰人能擋我兵鋒?”

魯肅低下了頭,微微思考了一番,然後回答:“有兩個人,大將軍需謹慎!荊州劉表,坐擁荊州八郡,沃野千裡,帶甲十萬,手下猛將如雲,實力不容小覷。”

“更何況,荊州有長江環繞,劉表以水軍陳兵於江上,即形成牢不可破的防守,大將軍的士兵皆不擅長水戰,必處於不利的位置。”

“那另外一個人呢?”

“便是江東孫策,孫策乃袁術舊部,而後脫離袁術,僅憑幾千兵,在短短兩年內,平定江東三郡之地,其勇不能小視。”

“孫策手下亦是文臣武將雲集,周瑜、張昭等都是智者,程普、黃蓋皆為勇將。江東之地,地勢險要,又有長江之險,固若金湯,大將軍想兵進江東,恐怕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