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曹操的防守戰略

    

-

“荊州方向,劉表及江夏黃祖皆守成之輩,他們或許不敢出兵許都,但可能會蠶食南陽之地,步步緊逼,司空不得不防。”

“文荀,我該如何防?”

荀彧早有想法:“長沙太守張羨對劉表早有不滿,半年前,張羨曾派人前往許都,表示願意投效司空。此人可以利用,司空不如派一能言善辯之士,說服張羨,讓其起兵叛亂,以牽製劉表的兵力。”

“一旦張羨起兵,零陵、桂陽、武陵三郡必會呼應,荊州震動,劉表需要南下平叛,其兵力受製,自然就無暇顧及北方了。”

“可誰能擔此重任?”

荀彧略想一番,便有了人選:“長沙人桓階桓伯緒,此人在許縣已有半年,得我厚待,其感恩於心,我可請他出麵,說服張羨起兵,隻是……”

“隻是什麼?”

“此人此前專程來投靠司空,今司空兵敗,此人多半不願意再留在許都,去了長沙,不過報我厚待之恩,恐怕日後不會再回來。”

“若是他半路就跑了,不願意去長沙呢?豈不誤我大事?”

“那倒是不會,桓伯緒亦是信守承諾之人,若是答應了,必會兌現其諾言。”

曹操點了點頭,不再有疑慮。

荀彧接著分析:“揚州方向,淮南之地,我軍占之已無用,棄之又可惜,猶如雞肋。不過,若是我軍主動撤出淮南,我料孫策便會趁勢占據,劉鑫則按兵不動。”

“劉鑫急欲對付我軍,勢必集中兵力,而不會與孫策發生衝突,所以他不會去占淮南。孫策急欲攻廬江,若得淮南,反而更加有利。”

“也正因為如此,劉鑫和孫策未必會發生衝突,他們各有各的目標,各做各的事情。”

荀彧這話一出,曹操皺起眉頭來,顯然孫策和劉鑫開戰,對他纔是有利的。郭嘉、程昱等人也是各自思考起來。

“不過,司空可從中挑撥,讓劉鑫和孫策之間產生矛盾,如此一來,孫策和劉鑫就有可能打起來。”

旁邊一邊不說話的劉曄突然插嘴:“這談何容易?孫策雖驍勇之名在外,卻並非魯莽之人,其身邊有周瑜、張昭、張紱等智者輔佐,恐怕不會輕易上當。”

劉曄就是淮南人,對孫策及其一乾手下之人,也是有所耳聞。

荀彧想了一想:“此前,郭祭酒曾言,我軍青州之敗,乃劉鑫有水軍所致,廣陵太守陳登乃徐州當地大族,去年,司空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之職,亦是希望他能穩定廣陵。”

“然陳登為人精明,此前徐州紛爭不斷,陳登卻能周旋於陶謙、呂布、劉備之間,投靠司空亦不過機巧而已。今劉鑫占據徐州,他恐怕會獻廣陵而降。”

荀彧突然說起陳登來,讓曹操感到莫名其妙的,程昱等人亦是如此,郭嘉卻隱隱猜出荀彧想說什麼。

“若劉鑫有水軍,且廣陵又歸劉鑫,就意味了,劉鑫可以率水軍直攻揚州吳郡。徐州廣陵和揚州吳郡不過有一江之隔而已。”

“司空再派一能言善辯之人,前去見孫策,以淮南相贈為條件,提出與之聯盟,若是孫策不同意,則再告訴孫策,劉鑫會出兵攻打吳郡,如此一來,孫策就會同意了。”

“因為對他而言,占不占據淮南,他都有可能與劉鑫開戰,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占了淮南呢?”

或者荀彧常駐後方,提出的建議都是以外交手段為主,而非軍事戰略。

曹操恍然大悟,撫掌大而笑:“文若此計妙呀!我看可行,隻要孫策和劉鑫起了矛盾,便是對我軍有利。”

不管劉鑫兵力如何強盛,若是冇有水上作戰能力,就無法對孫策構成威脅,有了水上作戰能力,孫策就不得不謹慎了。

郭嘉、程昱等人也是點了點頭。

“可是何人能擔些重任呢?”

這時,董昭卻主動自薦:“司空,我願前往!”

“你?你乃我倚重之人,去了吳郡,如何為我出謀劃策?這不行!”

“荀尚書令、郭祭酒、程將軍、劉禦史,皆擅長謀略,可為司空出謀劃策,我在與不在,並無不妥,若是真能說動孫策,亦可解司空之圍。”

曹操想了一下,就點頭答應了。

荀彧卻又交代了董昭一句:“河南尹。”董昭如今官拜河南尹,即司隸河南郡太守,但河南郡已經荒廢,他亦不需要上任。

“若去見孫策,路過淮南,請不要去見揚州刺史劉馥。劉刺史兢兢業業,鎮守淮南,若得知司空以淮南贈孫策,必會不滿,甚至會阻攔。”

董昭也明白其利害關係,劉馥在合肥辛辛苦苦築城一年多了,如今聽到曹操不想要合肥,不用想都知道,他必會心中不滿。

董昭皺起眉頭:“隻是劉刺史乃司空信任之人,我等瞞著他,與孫策往來,恐怕不妥吧?”

“司空可以陛下的名義,另派他人,前往合肥,將劉刺史召入許都,如此,他便不會有疑心。”

“嗯!尚書令所言極是。”如此一來,董昭也無話可說了。

曹操又看向程昱,似乎希望程昱說點什麼。程昱很是鬱悶,他能想到的,都被郭嘉和荀彧兩人先說完了。不過,麵對曹操殷切的眼神,他不能不說點東西來。

“司空,若是召回西涼的軍隊,則劉鑫在河東的兵力必會長驅直入,兵臨許都城下,屆時,許都可能西、北、東三門被圍,恐怕難以堅守。”

“我軍當加強陽翟兵力,拱衛許都的西麵,汝南兵力當牽製敵軍,使敵軍不能攻東門,我軍再堅守北門,如此,劉鑫的軍力兵力受到牽製,則無法全力攻城。”

曹操點了點頭,這城怎麼守,應視敵軍的攻城策略而變,現在商討為時過早。

“司空,劉鑫曾北攻鮮卑、激戰匈奴,與匈奴、鮮卑皆有過節,我軍如今勢弱,不如派遣使者,許其好處,促成鮮卑和匈奴聯合出兵,攻打併州之地,如此便牽製劉鑫的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