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英雄紀念碑

    

-

碑的兩側各有一幅碑文,碑文由陳琳起草,其內容是講述建紀念碑的意義,以及紀念碑的內容。

紀念碑的後麵便是紀念館主館,劉鑫在王烈的帶領下進去館內,仔細地看了一下。

館內有劉鑫自占據右北平以來的數次大戰的基本過程的相關資料,包括抵抗烏丸軍的攻打、進軍中原討董、滅烏丸之戰、滅袁紹之戰、北攻鮮卑之戰、滅高句麗之戰等。

遺憾的是這時代冇有照相機,大多數都是文字資料,以及一些繪畫。王烈找來了一些畫師去畫,終因畫師太少,而時間又不足,導致繪畫數量少。

除此以外,館內還有傷亡將領的名單,以及戰死的基本過程。十年來,戰死的大將有高覽和韓忠二人,皆是死在與鮮卑交戰的過程。其餘中低級將領戰死的就多了,他們的名字自然也一一被雕刻出來。

本來按照劉鑫的要求,連陣亡的士兵名字也要雕刻出來,但考慮到人數太多,空間有限,纔沒雕刻出來。不過,陣亡士兵的名字被記錄在紙,放在館內。隻是,統計士兵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名單未必會齊全準確。

在另一館裡,還有一些經典戰役的過程,體現了將士們的英勇。例如土垠城保衛戰、河東垣縣之戰,易京之戰等。

館內,還會陳列著一些雕像,有將軍的,也有普通士兵的,個個栩栩如生,讓人不禁動容。

把英雄紀念館看了一遍,劉鑫心中很是滿意,他仍是提出了一些意見。隨後,他讓王烈定下一個開館時間,準備向百姓開放。在此之前,他讓陳琳把此訊息釋出到報紙上。

十幾天之後,英雄紀念館終於對外開放了。來紀念館的百姓可謂是人山人海,有很多百姓其實隻是過來看熱鬨了。然而進去之後,把紀念館內的內容看完之後,百姓無不動容,流下了眼淚。一些百姓都是抹著眼淚才走出來。

這就是劉鑫要的結果,他要告訴百姓,土垠城安穩的生活,是軍中將士浴血奮戰的結果。軍中將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隻為保護這一方土地,保護一方百姓。他們為了保護百姓,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也理應得到百姓的認可和尊重。

在紀念館裡麵,一些百姓自發地對著紀念碑跪拜,有人甚至還燒香,以此祭奠英雄們。

劉鑫一直在紀念館的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著百姓進進出出,心中感慨萬分。國淵、王烈兩人也是感慨,這民心可用啊。陳琳則發揮了他報社社長的敏銳感,正在起草文章,把看到的這一幕記下來,他打算刊登在報紙上。

為了配合紀念館的開放,陳琳的報社也是卯足了勁,發行了加刊,專門刊登與紀念館對外開放相關的一期。其內容包括紀念館開放的情況、戰場上的英雄事蹟等。而加刊的銷量也是高得異常,光土垠城就賣出上萬份,破了報紙在土垠城的銷量記錄。

……

劉鑫找個時間拜訪了一下邴原,如今老丈人慢慢退出字典的編撰,字典編撰的工作就轉交到邴原身上。

“拜見叔父!”劉鑫一進來,就向邴原施禮。

邴原連忙扶起他:“大將軍,以後請勿如此,你我雖是叔侄,但大將軍身份尊貴,可不能隨意向他人行禮,理應是我向大將軍行禮纔對。”

“叔父,自父親過世之後,你處處照顧侄兒,侄兒怎麼敢忘記?”

“大將軍感恩圖報是好事,但不可能忘記尊卑。”

邴始終堅持,劉鑫也無可奈何。兩人坐了下來,開始商討大事。

“大將軍此來,可是問字典之事?”

“正是,字典編撰八年,想必也有一定的成果。此前丈人老說這字典工作量太大,人手不足,且參與編撰的人學識有限,有些問題始終冇有答案。我便來看一下,有冇有法子解決?”

邴原想了一下:“伯喈所說的冇錯,我幽州之地,缺乏文人,參與編撰字典的人進進出出,仍是不足,後來冀州有些人也參與過來,也解決了一些問題。”

“隻是最大的難點是,受到地域所限,有些字即便是我亦無法解決。須知我大漢之字,數千年而來,已有數萬個,本朝許叔重著《說文解字》僅有九千餘字,以解字為主,內容不多。”

“今我等所編撰之字典,現今已有三萬字出頭,若是編成,恐怕超過四萬字。每個字需要讀音、解釋、出處、用法等,其內容至少是《說文解字》的數十倍。”

“其難點是,有些字天下無人能識或隻有寥寥數人能識,或僅從古書中知其所在,幽州之地,文風不盛,如若有機會去中原或荊州之地,或許那裡會有人識得。”

“叔父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中原地區人才薈萃,如若能與中原人才交流,對編字典會更有利。”如今劉鑫和曹操正打得你死我活,也冇辦法交流。

“正是如此,兗州的文人早就隨了曹操,徐州、青州雖歸大將軍所有,但兩州戰亂頻繁,文人都跑揚州去了。我也曾邀在中原或其他地方的好友過來,可路途遙遠,他們也不願意。”

“叔父,請勿著急,這事有辦法解決!”

“哦,有何辦法?”邴原急問,他為這事煩惱了很長時間,而劉鑫有備而來。

“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叔父其實冇必要一定要編成纔將字典釋出,如今進度過半,就可以對外釋出了。”

邴原連忙擺手:“這怎麼行?如若冇編完成就往外發,彆人看了,會恥笑於我等,更會誤人子弟。”

“叔父聽我說,這字典非得編十幾年,時間過長,會使參與者失去耐心,他們難以靜心參與編撰,為何有些人會選擇退出呢?原因就在於此。”

“且字典編撰不同時期,其工作量亦是不同,剛開始時,工作量繁多,過半後,工作量銳減,結尾時工作量再次變多。如今正是工作量少的時候,很多編撰者就會無事可做,隻能混日子拿俸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