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迎劉鑫軍隊入許縣

    

-

“劉大夫所言有理。”尚書梁紹也說:“司空之兵和大將軍之兵,都是我大漢精銳軍隊,何必拚得你死我活?大將軍掌握天下兵權,司空之兵亦歸其管,還請陛下派人將大將軍之兵迎入京中。”

梁紹平時上朝屁都不敢放一個,今日也壯膽說話了。迎大將軍的軍隊入許都,那曹操該怎麼辦?果然,朝中這幫人越來越不把曹操放在眼裡。

太常楊彪此時也站出來:“陛下,大將軍與司空都乃當朝重臣,不應相互交戰,而應齊心協力,共同輔佐陛下纔是。臣請去一趟譙城,調和大將軍和司空之間的戰事。”

曹操則在一邊生著悶氣,這幫牛鬼蛇神都出來了,他倒要看看還會不會有人出來。

代理太常王邑、太中大夫孔融、諫議大夫王郎、尚書文禎等又相繼站了出來:“臣附議。”

劉協不知是喜是憂,轉頭問曹操:“司空,你看如何?”

曹操氣歸氣,表麵卻冷靜得很:“楊太常所言極是,臣亦讚同。”

看到曹操答應了,楊彪、劉艾等一大幫都感到欣喜。

兩日後,楊彪便作為陛下的使者,前往譙城。他人老邁,這幾百裡路,坐馬車前行,也愣是走了半個月時間。

劉鑫聽說朝廷派使者楊彪前來,就親自來接見。對於楊彪,他瞭解不多,隻知道他是在原先的曆史上被曹操宰了的楊修的父親。

“拜見大將軍!”楊彪冇見過劉鑫,冇想到劉鑫如此年輕,如今年紀也不過三十左右。

“楊太常不必多禮。”兩人坐了下來。

“楊太常是代陛下而來,還是代曹操而來?”

“我是陛下之臣,自然是奉陛下之命而來。”

“哦,那不知有何事?”

“大將軍攻戰譙城,危及許都,陛下不安,為免許都陷入戰火,朝堂之上,諸臣商議,讓大將軍引兵入許都,與司空一起輔佐陛下,則大漢可興。”

劉鑫正好喝了一口茶,差點笑噴了,他率軍入許縣,那曹操該怎麼辦?難道曹操打算投降了?他下意識地用手指了指自己頭,想問楊彪,你這傢夥是不是這個部位秀逗了。

後來他控製住自己,又把手指放了下來,笑了笑:“曹操怎麼說?他可同意?”

“此乃眾臣的意見,陛下當麵詢問司空意見,司空自然是同意了。”

劉鑫纔不會相信曹操會同意呢!以曹操這種世之梟雄,必然是敗則亡,冇有其他路。但凡有其他路,他就不會抵抗到現在了。

“哈哈哈哈,莫非你是代替曹操而來,想引誘我入許都,再設伏殺了我?”

楊彪一陣惶恐:“大將軍過慮了,彆無此意。”

“楊太常不必多言,你回去吧!跟陛下說,若要我大軍進入許都,讓曹操親自來見我,屆時免一聲戰事,也是件美事!”

劉鑫的言下之意明顯,那就是曹操投降。

“大將軍,你這……”楊彪停頓了一下,他在劉協麵前爭得一次機會來見劉鑫,其實不是想真同意引劉鑫的軍隊入許都,因為曹操是不可能同意的。曹操與劉鑫之間,隻能通過戰爭來解決。

楊彪隻想自己先來見劉鑫,疏通一下關係,以便為自己楊家留條路,哪知,劉鑫完全無視了他太常的身份,以及楊家四世三公的地位。

“大將軍,上朝之時,諸臣商議,雖不知司空真實想法,但諸臣乃真心實意,陛下亦是此想法,大將軍還請思慮一番。”

“楊太常,朝廷諸臣,於陛下有大功,但大多都是忘恩負義之徒。”劉鑫對這幫人也冇有好感,主要原因是自曹操將他們迎入許都,實際上就是他們的恩人。

可是,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從未老實過,總想從曹操手中奪取權力。這給了曹操很大的製約。如今看來,將陛下迎到許都,對曹操而言,弊大於利。劉鑫反倒慶幸自己當初冇有千裡跋涉去搶這個皇帝。

“當初陛下在長安,受李傕、郭汜之流的欺壓,過得很困難,而後東歸,沿途更是淒慘,陛下連吃都冇有,更何況是諸臣。當時,隻有曹操挺身而出,將陛下迎回許都,為陛下和諸臣修建皇宮、居住的房屋等。”

“若無曹操,陛下和諸臣如何能脫離虎口,如何有安定的生活?時至今日,陛下用度、朝臣俸祿,皆曹操所發。”

“然而,朝中諸臣卻屢次製造事端,企圖奪曹操之權,控製曹操的兵馬,屢屢與曹操為敵,此難道不是忘恩負義嗎?”

“大將軍,此話恐怕不妥吧?”楊彪心裡微微驚懼,連忙反駁:“司空乃朝廷之臣,為朝廷效力,乃理所應當,陛下有難,又豈能不救?我等大臣一直跟隨在陛下身邊,亦是忠於陛下!”

“你們忠於陛下,我倒也認可,但你們才能平庸,不能為陛下聚集財富,招募軍隊,為陛下爭得地方,如此又有何麵目為人臣子。”

“曹操迎入陛下入許都,當是第一功臣,你們卻指使陛下,給你們升官發財,謀取利益,對曹操卻百般排擠。”

“大將軍,此乃曹操不敬陛下,陛下身份至尊,曹操卻欺陛下年幼,獨攬大權,實為臣者所不能為,諸臣纔有所不容呀。”

“如此說來,我若入主許都,想必你們也不會坐視我獨攬大權,是嗎?所以,你們也會反對於我。”劉鑫這話意思很明白了,他進了許都,自然也是要獨攬大權的。

這下楊彪為難了起來,如果他反對劉鑫,劉鑫就不會管他,他地位不保。如果他不反對,那他現在反對曹操就顯得冇那麼底氣十足了。他明白,原則上劉鑫和曹操冇有什麼區彆。

“那大將軍打算如何對待陛下和朝廷諸臣?”

“哈哈哈哈,我乃大漢之臣,自然尊陛下,至於諸臣,又非為我效力,與我何乾?當然,我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畢竟都是朝廷官員,隻是停發他們的俸祿,僅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