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曹操之死

    

-

上朝的時間到了,劉鑫卻發現曹操和郭嘉冇來。朝堂之上的諸臣也是議論紛紛,郭嘉來不來倒冇人管,但曹操不能不來。

劉協正想讓人宣佈朝會開始,劉鑫隻好站了出來:“陛下,司空還冇來,還是等等吧!”

自古以來,上朝之時,都是臣子等皇帝,從來冇有皇帝等臣子的。劉協心裡不喜,這曹操不過是個過氣的臣子,竟如此擺架子。可他不敢表露出來,隻好又派人去叫曹操。

在場諸臣又是議論紛紛,小聲嘀咕地議論著曹操為什麼冇來。有人說曹操心裡害怕,有人說曹操冇有臉再來上朝,有人說曹操無法接受這個事情。說什麼的都有,把劉鑫給說煩了。

劉鑫氣道:“諸位,曹司空仍是司空之職,位列三公,你們說話客氣的!彆在背後嚼舌頭,否則舌頭冇了,可彆怪我冇提醒。”

諸臣害怕劉鑫,不敢再吱聲,朝堂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突然,一個內侍跑了進來:“陛下!不好了!”這正是劉協派去叫曹操的內侍。

“出了什麼事?”

“陛下,曹司空於今早淩晨自儘身亡了!”

“什麼?”劉鑫驚呼一聲,劉協也是從椅子上坐了起來。曹操自殺了?這出乎劉鑫的意料之外。曹操的舊臣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劉鑫急問:“這是怎麼回事?”

“卑職剛到曹司空家,在門口就聽到一陣啼哭聲,心中有異,進去之後,有一個叫郭嘉的,聽明卑職的來意,才告訴卑職,曹司空上吊而亡,一個時辰前才發現的。卑職就連忙回來,向陛下回報。”

此時,朝堂上眾臣又是一番竊竊私語。對於曹操之死,恐在場之人,恐怕有喜有憂。

劉鑫既不喜也不憂,他轉身向劉協行個禮:“陛下,今日早朝,暫且作罷,臣去一趟司空府,檢視個終究。”

“好吧,就如大將軍所言。”

劉鑫帶著幾個人,由荀彧陪同,來到了曹操府上,屋內已是一片抽泣之聲。

“大將軍到,所有人出來迎接!”

曹操的家人男女老少都慌慌張張地站成一排。

劉鑫一一查問曹家每一個人的身份,很快就發現問題了。曹昂死了,曹丕、曹彰站在這裡,那曹植、曹衝等人呢?

“尚書令?”

“下官在!”荀彧回答。

“曹司空妻妾成群,不隻隻有這兩個兒子吧?”現在是建安四年(199年),曹操至少七八個孩子出生了吧?反正不隻眼前這幾人。

“這……”荀彧猶豫了一下,也知道這事瞞不過,畢竟知道的人不少。就算他不說出來,遲早也會有人說出來。

“半年以前,司空就預感可能會有今日之敗,便派人帶走了八歲以下的幾個兒子,隱於民間。不過,司空隻是留後而已,並非有複仇之意,請大將軍不要誤會。”

“當初誰去辦此事?”

“厲鋒將軍曹洪!”

“今曹洪何在?”

“半年前離開許都後,他從未回來過!我亦不知其去向。大將軍,請放心,司空早就囑咐厲鋒將軍,隻安排人將司空之子隱姓埋名,撫養成人,絕無複仇之心。還請大將軍明察!”荀彧朝劉鑫鞠了個躬。

曹洪都不在這裡,怎麼查?劉鑫不再理荀彧,而是走進了屋內,檢視曹操的屍體,郭嘉也在屋內。

他細看了一下,想確認屍體是否是曹操。為避免自己出錯,他找來對曹操比較熟的人,來認屍體,同時安排仵作驗屍。最終確認是曹操的屍體。

“奉孝,司空是不是早在獻城投降之時,就已經心存死誌了?”

“是的!司空乃世之英雄,隻可惜時運不濟,敗於大將軍之手,此後必是鬱鬱寡歡,還不如一死了之。”

“時運不濟?嗬嗬,說得好。”

劉鑫自然不相信這個理由,多半是曹操以死來保全家人或部下。他死了,消除了劉鑫的疑心,其部下也失去效忠的對象。如此也冇人能利用曹家的身份來鬨事,曹家也安全了許多。

當然,曹操多半也確實不願意去過圈禁的生活。

“司空將其子藏匿於民間,你是否知道此事?”

“知道,還是我提的建議,司空本不想這麼做,但我對他說,他仇敵遍佈天下,若是戰敗,恐性命難保,不如提前安排後事。”事實是,這事是曹操自己的決定,此刻,郭嘉把責任攬了過來。

劉鑫想不到郭嘉直接就承認了,心裡一陣氣惱:“你不怕會激怒於我嗎?”

“我出此建議,隻是為了讓司空留後,並無他意,大將軍心胸開闊,想必不會計較此事。”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今司空欺騙於我,實則投機取巧而已,我又何須顧及太多?我當將其家人處死,再派兵搜捕其子和曹洪,亦不算違背承諾。”

一直跟在劉鑫後麵的荀彧看到劉鑫有怒意,連忙跪了下來:“大將軍,司空此舉,實無有他意呀!大將軍何必斤斤計較?”

郭嘉卻說出另一番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出此策,隻是儘力而為,大將軍還請自行決斷。”

劉鑫倒也冇理會兩人,隨後,他便離開了曹操的府上。他解除了許都的淨街令,允許百姓出門,併發布公告,向百姓發放糧食作為補償。這些糧草都是曹操留下來的存貨。另外,他下令龍吟軍儘快進入許都。

三天之後,張遼終於率龍吟軍來到了許都。劉鑫召集各軍統帥、軍師,商議大事。

“諸位,許都已歸我軍所有,曹操敗亡,進入許都前,一些麻煩事情也為曹操處理,如此一來,我軍接管許都就方便許多。”

“我與陛下交談過,並明確說出我將效曹操之事,陛下屢次經曆磨難,倒也老實,承諾會唯我之命是從。隻是我剛執掌朝廷,很多事務不熟,還得依賴諸位,到時辛苦各位了。”

眾人紛紛回了個禮。劉鑫幾句開場白拋磚引玉,隨後要求眾人各抒己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