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享小說
  2. 三國:剛繼承當太守,卻被異族打
  3. 第573章 攻關中之戰(三)馬騰的決斷
五火 作品

第573章 攻關中之戰(三)馬騰的決斷

    

-

“今我軍兵力雄厚,隻攻宛陵確實施展不開,不如分兵,一軍攻打宛陵,另一軍從陸上攻打蕪湖,攻破蕪湖,長江南岸大定,屆時丞相之兵、龍傲軍便可渡過長江,孫策隻能退回吳郡,丹陽亦入我軍之手。”

張遼想了想,又看向荀攸:“荀軍師,你看大軍該怎麼打?”顯然,他更信任荀攸。董昭有點不悅,但他很快就想通了。以荀攸之智,他就算不如也冇有什麼丟臉的。

荀攸有點漫不經心:“董軍師之言亦是有理,若兩軍攻宛陵也行。隻是……我更傾向於,我兩軍之力,分彆攻取宛陵兩門。”他在肯定董昭的同時,明確提出支援張合分兵攻兩門的說法。

“我軍兵力攻打宛陵綽綽有餘,看似是浪費兵力,但孫策在宛陵,若能攻破宛陵,擒獲孫策,此後必能勢如破竹,揚州亦落入我軍之手。”

張遼和張合本來還猶豫不決,一聽荀攸的話,纔想起孫策在宛陵,隻要拿下孫策,這戰事也就結束了。

“荀軍師說得對,我支援兩軍合力攻宛陵,擒獲孫策。我建議,龍吟軍繼續攻宛陵南門,龍騰軍轉攻宛陵東門,兩邊同時攻城,必能攻破宛陵。”

張遼也同意張合的說法。

荀攸又提醒了一句:“孫策在宛陵,若宛陵危急,周瑜在蕪湖必坐不住,他多半會率軍支援宛陵,屆時龍騰軍需注意蕪湖方向,以免被孫策偷襲。且孫策突圍,必會往南方向,龍吟軍亦當謹慎。”

蕪湖在宛陵的東北方向,緊靠長江南岸,如果周瑜出兵救援,肯定會先碰到龍騰軍。同樣的,孫策要突圍,出城之後,隻能走兩個方向,一個是東麵另一個是南麵。

一場攻打宛陵,抓捕孫策的行動開始了。次日,龍騰軍大軍開拔,半天之後,到達宛陵的東門,安營紮寨,準備攻城。

……

潼關。

轉眼之間,趙雲率龍嘯軍攻打潼關已近半個月。連續半個月的投石進攻之後,趙雲嘗試發動一下進攻,看看能不能把潼關拿下。

龍嘯軍列陣於關下,趙雲看著潼關城頭上,馬超也正在看著下麵。敵軍停止投石,馬超便知道,趙雲想攻城了。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潼關扛下了敵軍的半個月的投石攻擊,雖也有些破損,但仍是城牆堅固。看來,敵軍的投石攻擊也就那麼一回事。

此刻,在關口前,龍嘯軍列成整齊的方陣,士兵手持著盾牌和刀劍,等待著進攻的命令。關口的城牆上,守關口的西涼軍士兵們也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敵人的攻擊。

“進攻!”趙雲下令。

進攻的號角響了起來,隨時戰鼓激昂,龍嘯軍的士兵們開始向關口衝鋒。他們跑步前進,發出低沉的怒吼聲,彷彿要把敵人的魂魄都嚇跑。

“放箭!”馬超也是一聲令下,關上的士兵射出弓箭,試圖阻止敵軍的進攻。

龍嘯軍架起盾牌,擋住西涼軍的弓箭,然後射出弓弩,壓製城頭上的敵軍弓箭,再慢慢往前推動,直到到達關口前的城牆下。

接下來,士兵架設雲梯,開始攀爬城牆。潼關城牆極高,但龍嘯軍的士兵個個英勇,無所畏懼,一些士兵真的爬了上去。

一旦士兵們登上城牆,就開始與守關的西涼軍士兵們展開激烈的戰鬥。在戰鬥中,士兵們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和決心,他們不畏死亡,隻為了攻破關口,取得勝利。

城頭的爭奪異常激烈,馬超親自帶著士兵衝殺,他的勇猛提升了西涼軍的士氣,這場戰事持續了一個多時辰,龍嘯軍終是不能拿下潼關。

時辰差不多了,趙雲下令鳴金收兵,一天大戰,趙雲看到潼關仍是堅固,難以攻破,不禁感歎關隘難攻。看來,從明天起,他又要動用霹靂車投石了。好吧!再投他十天半個月的,他就不信了,這麼厲害的攻城器械,卻攻不下潼關。

次日,馬超來到城頭上,看著下麵。龍嘯軍冇有攻城,熟悉的石頭撞擊城牆的咚咚再次響了起來。

“報……”士兵來到城頭上,向馬超報事。

“何事?”

“大公子,二公子來到潼關,正在府內等大公子。”馬超是馬騰的長子,士兵以大公子稱呼,那麼二公子便是馬超的弟弟馬休。馬休年紀二十出頭,比馬超小兩歲。

“哦,二弟來了?”馬超感到奇怪,這時候二弟來潼關乾嘛?莫非是父親有指令?

他匆匆下了城頭,回到住處,果然,馬休正在等他。

“拜見大兄!”

“二弟請起,你怎麼來潼關了?”

“聽說劉鑫的軍隊龍嘯軍攻打潼關?父親叫我前來,傳達命令。”

“什麼命令?”

“父親讓大兄停止與龍嘯軍交戰,將龍嘯軍迎到潼關,並讓其進駐長安!”

原來,馬騰聽了鐘繇的話後,想了幾天,仍是不能決斷。這時,馬超傳來訊息,稱龍嘯軍正在攻打潼關。馬騰一下子就急了。

鐘繇離開長安時就告訴他,一定要在龍嘯軍進軍攻打潼關前做決斷,否則等龍嘯軍攻破潼關就晚了。

其實,馬騰冇有想到的是,趙雲攻打潼關時,馬超並冇有馬上回報,而是雙方打了將近半個月纔回報。也就是說,馬騰收到趙雲攻打潼關時,趙雲都打了半個月了。

馬騰明白,一旦歸降劉鑫,劉鑫一定會想辦法奪他的軍權,馬家慢慢就衰敗了,但如果不歸降,雙方兵戎相見,他又怕抵擋不住,屆時戰敗,下場更慘。

思來想去,他最終還是決定,歸降劉鑫。因為歸降之後,就算冇了兵權,他馬家仍是很高的聲譽,總比戰敗要好。

想通之後,他便派次子前來潼關,讓馬超獻關迎趙雲入關,讓趙雲率軍進駐並接管長安。他自己自然也做好撤離長安的準備,將大軍撤回老巢槐裡,等候劉鑫的安排。就這樣,馬休就來到了潼關。

馬超一聽馬休的話,噌地站了起來:“什麼?迎趙雲入關?這是為何?”

-